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4月28日

义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3-31 14:08:42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十二五”期间义乌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与现代学校制度相衔接的用人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办出具有义乌特色、全省一流水平的现代教育。

义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义乌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义乌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义乌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积极朝着“均衡、协调、优质、高效”的目标迈进。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先进单位。2009年通过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的评估验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处于全省前列,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十一五”期间,构建了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多元现代体系,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包括正规、半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的终身教育网络和布局。义务教育实现全面免费,十五年教育高标准普及。2010年幼儿园和高中段入学率分别达99.72%和99.2%,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干部、职工及农民年受训率分别达100%、82%、5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1.6%。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的课程改革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以提升城乡学校信息化水平,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多媒体设备占班级数比例已达83.12%,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12.72台,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全省领先水平的教育发展支撑保障体系,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水平及效能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着力构建了“由市统筹”的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源配置运行机制。教育经费总投入达55.3亿元,位列全省各县市区前列,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较高。“十一五”期间共新建校舍66.2万平方米,新增学校用地1730亩,投入工程项目建设资金93154万元,撤并村完小26所,升格完小4所,新建、改造学校54所,新建、在建幼儿园12所,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教育的快速发展。2010年财政预算内对教育拨款达99185万元,比2005年增加52444万元;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初中分别达640元和694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385元和381元。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达到并超过国家要求。全市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05年的99.51%、99.47%、92.29%、87.6%提高到2010年的99.84%、99.8%、97.3%和95.92%;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高标率分别由2005年的76.71%和64.88%分别提高到92.24%和79.72%。有4位教师通过浙江省特级教师评审。初步形成了先进的教育公共治理结构,决策科学化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策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基本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教育均衡化制度进一步健全。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一体、科学统筹的“以市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了校际平等、适度倾斜农村、全额保障的“市级统筹”的教育经费运行机制;完善了科学配置、倾斜农村的“市级统筹”的教师管理机制;完善了注重内涵,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招生评价导向机制以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的一系列制度。城乡之间在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上,主要指标均衡度均超1.2,城乡比在1:0.95之间。2010年全市共有70所初中、小学达到或超过省标准化校园验收标准,占初中、小学学校数的82%,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经费保障和师资水平的均衡化。全市中小学学生在示范学校就读率达82.2%,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省市示范校学生就读率达83.8%,比2005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助学制度和贷学制度,彻底消除了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外来人口子女、“三残”儿童平等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2010学年接纳6-14周岁外来人口入学51850人,比2005年增加37694人,其中符合借读条件在公办学校入学22404人,占43%,较好地体现了“两个为主”;“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比2005年提高1.1百分点。

——各级各类学校与国际教育有不同程度的接轨,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校聘任的外籍教师人数、招收外国学生人数均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提升,2010年,有外籍教师12人,招收外国和港澳台侨学生370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2人和212人,多形式解决了外籍学生入学问题。义乌工商学院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至2010年共接收800名外国留学生。有国际合作办学和科研项目4个。社会教育机构广泛开展针对在我市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的汉语培训。据统计,共培训约2000人次,为对外汉语推广作出了贡献。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适应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企查猫

——人口素质整体提升,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高中毕业生39831人,高考上线24630人,比“十五”期间增加4023人,在为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的同时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劳动力。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义乌工商学院产学研特色明显,创业教育取得较大成效,工商学院和电大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4000余名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培训体系完善,市民大学和社区学院开展各级各类培训达43万人次。2010年全市拥有291个教育培训机构,比2005年增加188个。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8.5年,提高到9.3年。每万人口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5年的412人提高到626人,从业人口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