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3-22 08:25:34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业也面临严峻挑战。与国家对旅游业发展要求、与构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和后世博发展的宏伟战略相比,上海旅游业在产业投入、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及满足群众旅游需求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此,要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奋精神,促进上海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主要任务之一。发展旅游业将有效带动上海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提升上海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业紧密依托城市发展,把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契机,成功应对了复杂宏观经济环境的考验,抵御了突发事件的严重冲击,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0年底,上海共有各类旅馆约6700家、床位约55万张,其中,星级饭店298家,包括五星级饭店44家、四星级饭店64家、三星级饭店123家、二星级饭店65家、一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1037家,其中,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42家;A级景区(点)61个,其中5A级景区(点)3个,4A级景区(点)28个,3A级景区(点)3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8个;红色旅游基地3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5个;旅游集散站6个。2010年,上海旅游业总收入达3053.23亿元人民币,较“十五”期末增长90.3%。旅游外汇收入达64.05亿美元,较“十五”期末上涨77.5%。国内旅游收入达2522.94亿元人民币,较“十五”期末增长了约92.8%,年平均增长18.6%。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51.12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733.72万人次,国内游客2.15亿人次,分别较“十五”期末上涨49%、65%和138.2%。国内来沪游客人数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2010年,受益于上海世博会,突破2亿人次大关。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入境游客人数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在出境游方面,2010年上海居民共出境旅游378.2万人次。2010年全市出游人数达9140万人次,人均出游近4次,高于全国年均出游水平。“十一五”期间,星级宾馆平均出租率为59.3%。

2.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通过不断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不断增加,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上海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6.58%,高于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和GDP的年平均增长率。2010年,上海旅游业实现产业增加值1360.8亿元,较2005年底增长132.9%,占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占同期上海生产总值比重的8.1%(见图1)。旅游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

 前瞻经济学人

 图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3.产业空间不断扩展

企查猫

“十一五”期间,上海新增旅游景点不断涌现,初步构建了旅游大空间的整体布局。在本市内环区域内,共有景点338处,其中,历史保护建筑类占58.3%,现代建筑类占8%,创意产业类占86%,革命遗址占6.2%,影剧院占5.9%,特色公园占4.4%,博物馆占3.8%,展览馆占2.1%,美术馆占2.7%。在内外环之间,共有产业类旅游景点9个、主题公园13个、建筑类经典17个、文化和体育设施类经典23个、各类特色旅游和服务设施14个。在郊区旅游景点中,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景点8个、具有国内吸引力的旅游景点13个、具有区域吸引力的旅游景点240个,共计261个。以世博园为基础形成的集会展、商务、商业、休闲、时尚旅游功能于一体的世博主题旅游休闲区推动上海形成一个全新的多中心、多流向、多圈层的旅游格局。佘山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奉贤海湾旅游度假区和环淀山湖区域旅游业的集中发展,带动了郊区旅游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等特色旅游街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充分展现了上海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脉。黄浦江-苏州河集聚带、环人民广场、太平桥、南京西路、淮海路、北外滩、长风地区、徐家汇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高地。此外,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在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全面展开,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互动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对接,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统一规范。此外,上海与北京、天津、广东和重庆签订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重庆旅游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五省市旅游信誉、信息披露制度,并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领域进行合作,联合促销,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共同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同时,上海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逐步深化,与欧美旅游市场的双向交流步入常态化,海外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