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9日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013-04-23 11:10:40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四)大力弘扬主流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师德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把突出文化育人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专栏8: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实施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

培养30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省级教学名师;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30项;设立100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厅和省级专项课题;重点建设10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级硕士学科点;组织50名骨干教师出境学习考察、100名青年骨干教师到乡镇、社区、厂矿挂职蹲点调研、1000名骨干教师赴高水平大学学习考察;健全思政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团指导教师、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程:

重点建设2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培养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0名教学科研带头人、30名教育咨询专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心理健康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和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的作用,建立每年一次的大学新生心理状况研究报告和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

2.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的塑造。坚持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弘扬大学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倡导探求真理、追求科学、宽容失败,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大气、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学术环境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品格,自觉抵制虚华浮躁、急功近利和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促进高校形成更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专栏9:校园文化建设专项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培育100项国家和省级校园文化精品。指导各高校重点建设一个学生活动中心,培育3至5个学生校园活动品牌,建立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网上工作阵地,扶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探索繁荣校园学术文化的方式与载体,努力打造一批优秀学术文化讲坛(论坛),培育一批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社会有较大知名度的校园文化名师。

企查猫

3.积极参与文化大省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学科与平台优势,挖掘和保护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主动为我省发展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体休闲娱乐以及文化产品制造等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积极参与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文社科优势学科。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