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9日

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

 2013-04-10 11:37:45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十大产业办),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十大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考核指导机构。各区、县(市)和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市区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全市上下发展十大产业的合力。

2.突出规划引领。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必须突出规划先行,保障规划的实施效力。抓紧细化完善各产业专项规划,并加强和总体规划的衔接,保持和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形成“1+10”的完整规划体系。同时,以规划为指导,制定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量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企业、项目、地块和人。加快制定各区、县(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产业专项规划,通过深化、细化、具体化,抓好规划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媒体,举办有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展览会,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十大产业发展的思路、规划、政策和成效,营造全市上下关心、支持、参与十大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务”意识,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深化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为十大产业加快发展共同努力。

(二)强化政策保障。

1.财政政策。对我市现有的产业政策、资金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优化整合,突出重点,抓紧出台财政扶持十大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集中政策资金向十大产业发展倾斜。“十二五”期间,通过整合、新增,市本级及区、县(市)共安排2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十大产业的发展。在资金使用上,重点投向十大产业的“五个一批”,突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等,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先支持带动产业发展全局、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类攻关项目;采用“一事一议”的政策,支持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产业标杆;减少对一般性项目的资助,避免资金效益弱化。制定完善促进十大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努力提高政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高效的政策效应跟踪评估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指导企业和基层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除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外,加快出台对区、县(市)发展十大产业的相关政策。

2.创业政策。大力实施“青蓝计划”,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成为十大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专家通过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等形式在杭创业,在注册、经营场所、启动资金、贷款、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办好“杭州知识市场”,为尚未成为“知识产权”的好点子和好想法提供交流和交易平台,鼓励更多的知识产品走向市场,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土地政策。开展十大产业土地保障机制研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重点向十大产业倾斜,优先保障十大产业重点项目的用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开展对空余或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资源挖潜节地行动,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拓展十大产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采用拆建、翻建、厂房加层等措施利用原工业用地的“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将十大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列为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进入绿色通道,加快用地审批办理。

企查猫

4.其他政策。研究制定十大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配套完善、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建设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十大产业招商工作力度,加大十大产业招商的考核权重;研究制定名牌、商标、技术标准政策,鼓励十大产业领域的企业积极申报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业活动政策,鼓励举办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等。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