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8日

北京医药产业依托首都科技优势提升竞争力

 2011-11-29 15:21:02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中国医药网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处长曹巍介绍,为重点培育规模企业群,市政府先后实施了中关村“十百千工程”和“G20工程”。十百千工程,即培育收入规模达10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全市有14家企业被列入重点培育计划,其中拜耳、双鹤、悦康被列入百亿级目标企业。另外,全市有33家企业分两批入选G20企业,6家入围G20潜力企业。这些被市政府重点培育的企业,已初显快速成长态势,从而带动全市医药产业的发展。

政策利好实施“放水养鱼”

冯国安表示,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北京市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即“五个重点支持”和“四个重大专项”。

企查猫

“五个重点支持”:一是重点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包括企业自行研制、购买或落户北京的科研成果;二是重点支持对企业自主产品有一定市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技术改造;三是重点支持国内外重大项目引进;四是重点支持企业进行新版药品GMP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请欧美认证;五是重点支持行业结构调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产业、产品、技术、区域和出口结构的调整,提高北京药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四个重大专项是:一是产业优化升级专项,支持技改和产业升级,包括新版药品GMP认证、重大药品研发成果转化,“北京药”形象及产品设计等;二是服务产业中心工程培育专项,打造服务外包中心,商业流通中心;三是“十大龙头”企业专项,在全市筛选出十强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打造旗舰型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提升;四是国际化水平提升专项,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近年来,虽然北京医药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企业尚未成为创新主体。业内专家坦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成为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北京科研成果在北京转化率不足30%,产业化率不足5%。说明北京医药在科技兴业、科技兴企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