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助推技术创新:揭秘蓝盾BDS智慧眼雷达系统
2018-06-07 15:59:23 责任编辑: 来源:互联网
前言
蓝盾股份持续深化“大安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安全+军工+军民融合”的开拓性、创新性发展。蓝盾股份旗下蓝盾新微坚持军民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将军用的“战场侦察雷达”技术应用于民用安防领域,打造蓝盾BDS®智慧眼安防系统——BDS安防雷达与视频监控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蓝盾智慧眼雷达安防监控系统,助力公共安全防范从物防、人防转向高效可靠的技术安防。
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公共安全防范变得越来越紧迫。
公共安全防范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和特别复杂的系统,对于一些重要、敏感的特定区域进行的安全防范,防止“入侵”和“出逃”统称为“周界安防”。传统的安防手段是物防+人防。所谓物防,就是依靠高墙、铁网、栅栏等实体物质进行安全防范;所谓人防,就是依靠站岗、值班、巡逻等人力方法进行安全防范;闭路电视(CCTV)的广泛应用使人防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但不能间断的人力值班,使其在本质上仍属于人防的范畴。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墙再高,网再密,也有人能够攀越;“老虎也会打盹”,靠人力即使严防死守,也难保百密一疏。因此,物防和人防是一种效率低、效果差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安全防范的要求。
传统的安防手段
需求分析
人们在探索着更加高效更加可靠的安防方法,于是,技术安防便应运而生。
所谓技术安防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而技防产品则是指用于技防活动,具有防入侵、防抢劫、防盗窃、防破坏、防爆炸等功能的专用产品。
要想防住,先要“探到”,因而各种周界探测技术不断出现,各种入侵探测报警系统融入到安防领域,成为安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较流行或曾经流行的技术安防探测手段包括:张力网、振动电缆、振动光缆、静电感应电缆、高压脉冲电网(电子围栏)、红外对射、激光对射、微波对射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上述安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周界安防的效率和可靠性,尤其是在不宜“高筑墙”、“广拉网”的防范区域,其作用更加明显。
但这些技术或多或少存在如下缺陷:
——张力网、振动电缆、振动光缆、静电感应电缆等施工及维护难度大;
——红外对射受天气、地形等外界影响比较大,安装容易有死角,误报率相当高,使用寿命短;
——激光对射不能适应复杂的周界环境,发散角度小,受地理环境影响,容易发生偏光现象,误报率高;
——微波对射安装要求高,微波会透窗外泄,产生误报;
——电子围栏易遭受雷电破坏,能耗高,误报率高,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且对于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的人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
——另外,在当前的安防系统中,起监视作用的CCTV(闭路电视)往往无法与上述技术联动,因此其监视作用就受到了制约:
监控目标少;
目标信息量少;
无法反映目标的态势;
无法自动跟踪目标。
总之,单独使用的视频监控只能是“眼睛”,而无法成为具有智慧的“火眼金睛”。
解决方案
广东蓝盾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特种雷达的研发生产,近年来,将军用的“战场侦察雷达”技术应用于民用安防领域,研发生产了BDS系列的安防雷达,其中的BDS-50、BDS-60尤其适合于周界安防。BDS安防雷达与视频监控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蓝盾新微智慧眼安防监控系统。
根据具体环境和实际需要,利用1种型号的1台BDS雷达或多台雷达,或者多种型号的多台BDS雷达,就可以随意搭建多种安防监控方案。
某监狱周界安防监控方案
广东某机场周界安防监控方案
雷达与视频联动监控画面(机场)
BDS系列雷达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实例
1.监狱监区隔离带人体目标跟踪显示案例
产品:BDS-60智慧眼雷达周界智能监控系统
BDS-60智慧眼雷达智能周界监控系统,用于围墙或钢制隔离栅栏内或外周界监控,每100米左右安装一台雷达,可以控制摄像机联动。
系统运用微波侦测原理,形成一个100米长、6米高、14度夹角的椭圆型警戒空间监视区,当可疑人员进入警戒区或者穿越警戒线时,雷达测出可疑人员距离雷达的距离、方向和速度,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后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解算出可疑人员距雷达的距离,运动速度和方向,并显示出来。
根据距离信息,控制摄像机的电动变焦镜头,从而清晰捕捉到发现可疑人员的区域情况。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