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3月29日

二季度国内钢市走向复苏

 2012-05-13 06:11:25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第二季度乃至下半年,下游用钢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强度将强于第一季度,成为支撑钢价震荡上行的主要内在动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获悉,首届国际钢铁原料供应链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业内人士在会上预测,下半年国内钢市行情或将好于上半年。不过,影响钢市的不确定性因素仍须关注,“去产能化”尤为重要。

今年第一季度,板材市场和建筑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板材市场总体趋稳,而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急剧震荡。2月份,因库存增加、需求不足,钢价大幅下跌,直到3月份才止跌回升,目前正处于恢复性震荡上行通道。

业内人士认为,第二季度,钢材价格将继续恢复性回升。预计2012年全年钢材均价将与2011年基本持平,或略低一些。

从供给来看,今年第二、第三季度,我国钢材产量将恢复到预期水平,甚至略超预期。预计2012年我国粗钢需求量为7亿吨~7.2亿吨,净出口量为3000万吨~3500万吨,全年粗钢产量为7.3亿吨~7.5亿吨。按全年粗钢产量7.4亿吨计算,今年4月~12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将达到206万吨。若进出口量与第一季度相当,那么第二季度国内粗钢资源供应量将同比增长4.9%,仍处于低增长态势。尽管第一季度粗钢产量有一定的回升,但国内市场资源供应量同比下降0.1%,并未对国内市场造成特别大的供应压力。

从需求来看,国内下游用钢行业的需求将缓慢增长,但其增速低于资源供给的增速,这是导致钢价震荡波动的主要原因。种种迹象显示,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提速。2月底以来,重大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加快,部分高速公路网、机场和轨道交通项目获集中审批通过,一批重点项目正在逐步推出。各地政府部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重大铁路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急需、必需项目;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实施一批航道和陆岛交通项目;开建、续建、完成一批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此外,建筑钢材需求仍可期待。据统计,1月~3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保障房建设对建筑钢材的需求也比较稳定。

由此可见,第二季度乃至下半年,下游用钢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强度将强于第一季度,成为支撑钢价震荡上行的主要内在动力。

“去产能化”至关重要

不过,与会的一些经营者和业内人士认为,影响钢市行情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产能过剩。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钢铁业已经从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阶段,进入了全面产能过剩阶段。我国现有的钢铁产能已经超过年产钢9亿吨的水平,足以满足当前和今后多年的市场需求。而目前钢厂仍普遍存在过分强烈的产能释放冲动,新增产能远大于淘汰产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炼钢在建产能为5504万吨,正在设计的产能为1930万吨,正在规划的炼钢产能为2108万吨,统计期间停止建设的规模大约600万吨。如果这些规划项目也开工建设并形成产能,那么从现在起即使不再增加任何新的工程,新增粗钢产能也能达到9000万吨左右。

因此,国内钢材市场亟须“去产能化”。如果产能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场可供资源就会严重过剩,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进而遏制钢价上涨。

其次,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消散,欧债危机还没有根本解决,中东地区局势不稳等……受这些因素影响,未来我国对这些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可能减少。今年世界主要产钢国的钢材产能利用率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新兴国家的粗钢产量大幅增长,也不利于我国钢材出口。贸易摩擦加剧也是影响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查猫

另外,钢贸企业作为流通领域的“蓄水池”功能正在减弱,也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钢材生意越来越难做,盈利空间大幅缩水,钢贸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经营,因此纷纷转型转行,使得钢贸企业的大量资金撤离了钢材流通业。此外,融资风险加大,钢贸商融资更加艰难,“蓄水池”作用无法发挥,对钢材市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