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大幅下滑 未来出口形势将继续恶化
2012-02-08 09:13:42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显示,龙年的第一个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并不如意,产销量分别为107.10万辆和117.18万辆,分别同比下滑23.7%和16.5%。分析指出,1月份汽车产销量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节假日因素影响。
此外,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下滑,2011年有14家自主品牌车企年销量负增长,比例过半。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滑
春寒料峭的1月集中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压缩了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时间,1月乘用车产销量均同比下滑。分析称,由于2月份工作日同比增加31%,预计同比销量将增长30%左右。但由于1月“双节”消费透支了2月消费,且公商务用车的购买经费还未到位,在政策不松动的前提下,预计2月销量不会超过1月份的销量。
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自主品牌广义乘用车批发销售量为481.02万辆,同比下滑4.2%;而同期合资车企批发销售966.27万辆,同比增长10.6%。2011年自主品牌车企年销量负增长的有14家,比例过半,而2010年仅有5家。轿车、SUV和MPV构成的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30.7%,下降了1.5%。如果去掉出口销量,市场占有率将不足30%;加上微型客车后,自主品牌广义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为33%,与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40%的目标越来越远。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已经发布业绩预告及快报的13家汽车整车制造商中,有8家预计净利润将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均在40%以上。这些利润下滑的公司大多数为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包括一汽轿车、一汽夏利、比亚迪、长安汽车、ST金杯、ST宝龙和曙光股份等。
出口环境恶化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有专家呼吁,在政策制定中切实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
2月2日,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发布预警,表示美国可能对我汽车零部件产品发起更多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月31日,美国制造业联盟和美参议员布朗等国会议员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中国对汽车产业的补贴损害了美国产业,呼吁美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对引擎、汽车电子设备、轮胎等相关产品发起更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失业率高等因素,导致经济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此外,2011年12月,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自美国的排量在2.5升以上的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双反税,这些因素导致美国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报复”。
分析指出,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高速发展,国际上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贸易制裁,其战略意图就是阻止自主品牌汽车走向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出口情况难言乐观。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穆晓菲:2025年中国果汁行业细分市场动态,NFC果汁市场增长与挑战并存(组图)
2025年中国NFC果汁市场增长与挑战并存,市场规模和...[详细]
- 何乐:【干货】2024年阿胶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童锡来: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经营主体分析 企业注册数量较少【组图】
- 柯素芳:【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融资及产业基金分析
- 黄缨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集成平台
- 李佩娟:【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成招荣: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技术演进、应用突破与增长机遇
- 蔡志濠:【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智慧交通行业竞争格局及排名情况
- 郑晨:预见2025:《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 袁业:【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4K、8K超高清电视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