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行业出现倒闭潮 整合淘汰成趋势
2013-03-20 09:27:2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国内棉花产业仍难见起色。虽然国内棉价每吨已高出国际三五千元,纺织企业望棉兴叹,但棉农弃棉种粮的态势今年仍难扭转。业内分析认为,我国棉花价格已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这将使纺企由“去库存”加速进入残酷的企业整合阶段,棉纺织企业需以品牌化、高附加产品赢得生存机会。
棉农弃棉种粮
3月中旬的鲁西北,春意盎然。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当地种棉花的时节,但在德州、聊城等地发现,原本应该预留的棉田,现在都变成了绿油油的麦田。“原来这一片都是棉田。”山东临清市金郝庄镇农民金庆利指着一大片麦田说,这两年棉花价格低,自家四亩棉田也改种了麦子。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去年9月份,国家上调棉花临时收储价格至每吨20400元,折合成籽棉约8.7元/公斤。但由于棉花质量普遍达不到这个等级,德州、聊城等地的收购价一直只有8元/公斤左右,这样的棉价使农民种棉收益要比种小麦低出三五百元。
“从今年棉农种植意向调查来看,德州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还将下降13%左右,只有约110万亩,而2008年的种植面积为290万亩。”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
在全国,情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同比减少34万公顷。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调查,今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6751.5万亩,同比减少427.2万亩,减幅6%。
虽然棉农抱怨棉花价格过低,但相对国际棉价又明显偏高。据监测,3月初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报价约为1.5万元/吨,而国内价格为2万元/吨左右,每吨价差约5000元,这让下游的棉纺织企业抱怨价格不合理,难参与国际竞争。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