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拒不召回问题汽车或被吊销有关许可
2012-10-31 08:46:1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如果发现汽车隐患拒不召回怎么办?按照我国首部“汽车召回”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从明年1月1日起,此类行为的处罚额度,将从目前的上限3万元,提至“货值金额10%”,乃至吊销违规方许可。
此前最高处罚仅3万元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此前,我国汽车召回的管理规范,仅有一部部门规章——2004年版《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近年来,针对汽车召回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务院法制办、质检总局负责人就《条例》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定》在召回程序、监管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规定》作为部门规章,受立法层级低的限制,对隐瞒汽车产品缺陷、不实施召回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过低(最高为3万元罚款),威慑力明显不足。
条例大幅提高处罚力度
条例规定,生产者、经营者不配合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缺陷调查,或生产者未按照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或生产者未将召回计划通报销售者,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针对生产者未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缺陷汽车产品,隐瞒缺陷情况,拒不召回等严重违法行为,条例规定对生产者处以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
对比《规定》,《条例》已上升为行政法规,明确了召回程序以及监管单位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条例》大幅提高了相对应的处罚力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