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日系车企将掀新一轮停产潮 9月在华销量将3成

 2012-10-27 10:14:0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自日本“购岛”闹剧以来,日系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遭受剧烈“寒流”,而可以肯定的是,日系车企在华遭遇到的市场危机还远未结束。

日前,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导致日系车在华需求疲软,丰田计划再次临时停止天津工厂(指一汽丰田工厂)的运行,停产时间为10月22日~29日。而据前瞻网记者了解,除丰田之外,之前进行过临时停产的本田和日产的在华合资公司,未来也不排除再次停产的可能。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引发的持续影响下,日系车企似乎陷入了集体的迷茫,新一轮停产潮或将不可避免。“钓鱼岛争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日系车企面临的考验还在后面。”业内分析人士刘峰表示。

停产危机

位于天津的一汽丰田工厂再次停产的消息,最终得到了证实。

“10月22日,一汽丰田工厂确实根据生产计划调整,进行了停产。”10月23日,丰田(中国)相关人士表示,“停产决定是在10月8日休假结束之后做出的,停产时间将会持续一周左右。”

据悉,一汽丰田在天津一共有三个工厂,分别是位于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的第一工厂、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大街的第二工厂和第三工厂。此次实施停产的是后两个工厂,这两个工厂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投产,产能为15万辆和20万辆,主要生产皇冠、锐志、卡罗拉等主力车型。

在销量受阻的情况下,停产显然在所难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日系车在华销量环比下降了29.5%,而同比下降幅度则高达40.8%。其中,丰田同比降幅最大,达到了48.9%。

实际上,在此次停产措施之前,丰田旗下合资公司此前就进行过停产。因销量下降造成库存增加,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曾在今年9月26日进行停产,停产时间一直持续到10月8日。除此之外,在今年“9·18”纪念日前后,日产和本田的在华合资车企也相继进行了临时性停产——从本田(中国)了解到,9月18、19日两天,本田在华南的广州(广汽本田)及华中的武汉(东风本田)各有两家工厂停产;而日产在郑州(郑州日产)和广州(东风日产)的工厂也在9月17日和18日进行了停产。

如今,随着一汽丰田再次进入停产状态,业内人士普遍猜测,日系车在华将出现新一轮的停产潮。对此,日产和本田的在华机构相关负责人仅表示,其合资工厂目前已经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中,未来是否还会进行临时停产,取决于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

寒冬来临

除了停产举措之外,经销商的处境或许更能说明日系车企目前在华的真实状态。

“我们有一个星期都打了白板 (单日零成交),从开业以来还从未有这样的情况发生。”10月23日,在瑟瑟的秋风中,广汽丰田长俊北区店(重庆)销售副经理潘伟无奈地表示,“9月份我们销量下滑了40%多,10月份的情况会更严重,目前为止才卖了40辆车(该店8月份单月销量为120辆)。”据潘伟讲,该店今年的销售任务肯定是完成不了了,而该店的员工也出现了大量流失的情况。

感到寒风刺骨的不仅仅是潘伟,整个日系车企和相关经销商,如今都在寒风中“发抖”。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1~8月份,丰田在中国市场上总计销售了59.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4%。但进入9月之后,丰田在中国车市的销量几近“腰斩”——该月销量同比大幅下滑了48.9%,仅为4万多辆。

面对这一惨淡的销售情况,倔强的丰田依然不愿意放弃100万辆的目标。日前,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曾在一个媒体沟通会上称,虽然9月丰田在华销量大跌,但不会改变全年的销售计划。不过,丰田(中国)一位内部人士坦言:“我们会坚持去完成目标,但实际上,这真的已经很难了。”

相比于丰田的“坚持”,日产在销量目标方面已被迫做出了间接调整。日前,从东风日产方面透露出的消息,该公司已经将旗下各经销商在今年下半年的销量任务降低了三成。东风日产全年销量目标为100万辆,上半年完成了45万辆,下半年还需完成55万辆,“降低三成销量任务,意味着下半年55万辆的目标将缩水17万辆左右。”北京某东风日产经销商负责人表示。

企查猫

而本田汽车公布的数据则显示,9月份其在华销量为3.4万辆,较去年大幅下跌40.5%,前9个月,本田在华销量为47万辆左右,离全年75万辆的销量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

在“日系三强”之外,马自达、铃木等车企也同样面临困境。前瞻网了解到,马自达9月份销量同比下滑了35%,前9个月同比下滑6%;铃木公司9月份在华销量则同比下滑了42.5%。“今年以来长安铃木产销不畅,如果反日情绪继续蔓延下去,长安铃木今年可能陷入亏损境地。”长安铃木一位中层干部颇为忐忑地说。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