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品牌 如何自我救赎
2013-04-15 14:40:33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图示:你还在用英雄钢笔吗?
那些耳熟能详的国产老品牌还能卷土重来吗?
近来,“百雀羚”等老品牌入列国礼名单,触发了不少人的记忆,引发了一股国货热。“百雀羚”、回力鞋等曾风靡一时的自主品牌,纷纷成为国人追捧的对象。中国传统的自主品牌很多,影响力一度很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等问题,导致命运多舛。
当前,重新发掘老品牌的价值,要通过技术研发、品类建设、营销创新等市场化运作手段,赋予其新的活力。为此,本版今天讲述几个老品牌的故事,以飨读者。
市场需求萎缩,机制羁绊,管理落后
“英雄”末路寻出路
“儿子,快来,爸爸给你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你保准喜欢!”儿子兴冲冲地跑过去,打开一看,兴奋地惊叫了起来:“‘英雄’钢笔!”这样的记忆片段,相信很多人都似曾相识。
上世纪80年代,在口袋中插一支“英雄”牌钢笔,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性打扮;上世纪80年代末,“英雄”钢笔在国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1992年和1993年,“英雄”先后在AB股市场上市,成为上海滩最早一批上市的企业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英雄”总资产开始大幅缩水,从1996年上半年的7.03亿元减至2012年7月底的2498万元;净资产则由3.72亿元减为208万元。16年间分别萎缩了28倍和178倍。2012年11月19日—12月17日,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欲以250万元的低价转让其国有独资企业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49%的股权(不包括土地和品牌商标)。虽然最终未果,但其没落已成不争的事实。
对此,“英雄”管理层将之归因为市场需求的萎缩及体制和管理的桎梏。据《上海国资》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第二代书写工具中性笔问世时对于市场判断的失误,堪称今日“英雄”末路的最大原因。
中性笔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改变了文具市场的格局,钢笔的需求量与以往相比在不断减少,沉重打击了“英雄”的主业务——钢笔。本该在市场变化大潮中抓住机遇的“英雄”,非但没有选择多元化经营、拓展中性笔等文化用品市场,而是让人大跌眼镜地涉足塑钢门窗、厨卫用具、装修装潢等与房地产相关的项目,盲目跨界,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英雄”企业内大量人才流失,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新形势的挑战。经营管理方式始终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法适应21世纪的市场竞争,新的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品牌运营无从谈起。
外资收购后市场情况并无巨大变化
“大宝”外嫁遇尴尬
“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大宝,这个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护肤品品牌,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20多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施馨童:【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2016-2025年,中国北斗导航相关融资事件数量呈现波...[详细]
- 蒋金成: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吴小燕: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全景图谱》
- 黄缨杰:【干货】个人冰雪装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宁凯亮:2025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组图】
- 何乐:【最全】2025年重卡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李灵卉:【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吴小燕:【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黄缨杰:2025年全球个人冰雪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超过146亿美元【组图】
- 李佩娟:【干货】锂电池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