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低 亟待升级
2012-06-02 08:37:11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茶园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茶叶产销大国,但出口繁荣背后,却是茶叶加工简单,技术含量低,利润低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15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6.74%,出口32.26万吨,同比增长6.66%,再创历史新高。生产和出口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
然而参加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茶叶学会5月31日主办的“中国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制约我国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正在显现。加之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茶叶农残标准的不断提高,茶叶出口正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认为,尽管国内茶企逐步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品牌化开始提速,但仍然缺乏真正意义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和大宗散装茶,加工简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
据前瞻网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以非洲传统市场为主,在美国、英国等主流市场所占份额不高,这种出口格局也严重制约了茶叶出口的持续增长。
贵州西部茶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洪昌说,今年上半年以来,生产综合成本明显上升,该公司仅原料茶青的价格就增长了15%至20%。而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议价能力有限,上升的成本大都自行消化,利润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摩洛哥、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正酝酿出台农残检测标准,欧盟和日本则拟修改三唑磷等标准,采购商更加谨慎,我国出口企业的检测成本和出口风险增加。
著名茶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中国茶叶质量整体安全,但欧盟最近明显加大了对吡虫啉等水溶性农药的抽检力度,企业近期必须要更加关注这方面的质量管理。
从长远看,他认为,面对国际茶叶农药监测指标逐步扩大检测范围的情况,我国茶叶种植应尽早研究用药技术改革,特别是水溶性农药的替代技术,这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
杨胜军等专家建议,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应适度控制茶园面积,通过提高良种比例,建设标准化茶园,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加工技术,提高深加工比例来有效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与经济效益。企业也应当与相关科研机构对接,改进生产方法,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和习惯,生产出有特色多样性的产品,从而增加我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施馨童:【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2016-2025年,中国北斗导航相关融资事件数量呈现波...[详细]
- 蒋金成: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吴小燕: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全景图谱》
- 黄缨杰:【干货】个人冰雪装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宁凯亮:2025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组图】
- 何乐:【最全】2025年重卡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李灵卉:【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吴小燕:【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黄缨杰:2025年全球个人冰雪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超过146亿美元【组图】
- 李佩娟:【干货】锂电池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