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6日

棉纺行业全产业链危机 或引发新一轮洗牌

 2011-12-01 09:57:10 责任编辑:QZ02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目前,由于棉价大跌以及需求不振等因素棉纺行业整体不景气。业内人士认为,棉农转产为新的周期轮回埋下伏笔,而当前棉加工、棉纺织企业生产的全产业链遭遇困境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

受棉价大跌、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当前棉纺行业整体不景气,棉农、棉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等全行业集体叫苦。棉加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棉纺织企业销售迟缓,棉农纷纷“弃棉从粮”。业内人士认为,棉农转产为新的周期轮回埋下伏笔,而当前棉加工、棉纺织企业生产的全产业链遭遇困境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部分中小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

棉价暴跌棉农纷纷转产

山东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平原,是传统的产棉大区,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全市有棉纺织企业247家,年需棉量45万吨左右。目前这里的籽棉价格下跌至每公斤7.8元左右,同比下跌44%。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祖寨村马玉珍家种植了13亩棉花,今年一共收获了3300公斤籽棉。她说:“价格不高,连收拾的心情都没有了。现在好一些的籽棉每公斤能卖到8块,差一些的只能每公斤卖七块一二,今年算是白忙活了!”据德州市棉花协会监测,目前德州四级籽棉收购价格为7.8元/公斤左右,同比下跌幅度超过40%。去年同期四级籽棉的收购价达到最高14.4元/公斤。中国棉花协会会员、山东利津县希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希军表示,今年棉花价格低,棉农利润空间太薄,已经有不少棉农“弃棉从粮”了。

马玉珍说:“种棉费时费力,相比种粮,种棉至少减少三四个月的打工时间,如果按打工一天收入七八十元算,种棉和种粮要相差七八千元。”据了解,德州是种棉大市,常年植棉面积200万至300万亩,近几年面积大幅下滑,棉农纷纷“弃棉从粮”。2008年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290万亩,2009年231万亩,2010年下降到155万亩。2011年在上年度棉价较高的情况下,面积上升到160万亩,同比仅增长3%。今年已经有不少棉农提前将棉株拔掉,种上了小麦。据德州市棉花协会测算,明年全市的棉花种植面积将下降20%~30%。

棉企集体“硬着头皮坚持”

武城县康桥棉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加工企业,近日厂区内静悄悄的,四五个人蹲在棉花堆里懒洋洋地捡“三丝”(在棉花中混入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纤维)。公司总经理孙荣贵表示,从上个月起开工就不正常了,只是在老客户需要的时候才生产一点。他说,企业现在是“两头难”,一头是籽棉不好收,棉农惜售心理很强;另一头是皮棉价低难卖。上个月企业基本够本,这个月估计要亏三四万元。

企查猫

与康桥公司一墙之隔的龙翔棉业有限公司的情况也同样糟糕。在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名工人靠在机器前打瞌睡。公司负责人吕保峰表示,现在企业是半开工,主要是为了留住工人,以及维护一些老客户。孙荣贵和吕保峰回忆,去年到今年的棉花市场可谓是大起大落。去年9月新棉上市,孙荣贵以12300元/吨的价格卖掉了第一批皮棉,之后价格迅速上涨,到11月中旬已经涨到了32800元/吨。“从那之后,好日子就到头了,价格一路下滑,现在已经跌到了19000元/吨的水平。”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