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7日

皮革业转型期如何发现新机遇?

 2012-09-12 10:10:50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受国际市场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皮革产业出口量大幅下滑,国内皮革开始进入转型期。但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到哪里寻找时尚与科技?产业如何承接转移,到哪里发现新的市场与机遇?

受国际市场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皮革产业出口量大幅下滑,国内皮革开始进入转型期。但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到哪里寻找时尚与科技?产业如何承接转移,到哪里发现新的市场与机遇?

面对疑问,集合了国内外上千家皮革龙头企业、全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与中国国际箱包、裘革服装及服饰展的开展向行业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中国皮革协会最新披露,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市场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皮革行业生产、效益、进出口指标和增速持续回落。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出口334.61亿美元,同比增长9.1%,增速回落18.74个百分点;进口37.6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速回落10.94个百分点;实现顺差297.02亿美元,同比增长9.05%。至此,皮革行业进出口增速告别双位数时代,全部跌至10%以下。

在中国皮革协会对上半年行业运行的调研中发现,从市场来看,出口型企业比内销企业难做,外销比重大的企业销售下降,外销利润下滑;从规模来看,品牌鞋企、年生产能力在1000万双的鞋企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较高,而中小企业则有关停倒闭之状况;从品牌来看,为国外大品牌加工的企业,订单缩水严重,且议价能力较弱。

“不能抵挡短期内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诱惑,意味着从长远来看总有一天要栽跟头,在世界经济的调整期,低速增长是皮革行业对外贸易的一种自动防护。”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说,低速增长反而利于皮革行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比较严峻的现实,国内企业正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展会上,皮革生产基地的企业抱团参展,突出宣传区域品牌,打造集群形象,以产业基地的资源聚集效应和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国内品牌企业及世界知名采购商的订单,展现出中国国际鞋类展独具的正能量。

奥康集团表示,目前公司从意大利、德国、捷克引进500多台先进生产设备,正在对生产基地流水线进行全部改造,改造后每条生产线均降耗20%至30%,日产量能提高500双,也更节能环保。

上半年,四川皮革及制鞋行业首次呈现负增长,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四川上千家外贸鞋企中,营销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超10%,四川平均每双鞋子的出口价5美元,但艾民国际有限公司的高端品牌女鞋在欧洲市场的均价却达到惊人的400欧元。艾民公司董事长刘琼英介绍,这在于公司每年将利润的70%投入研发,并通过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20%。

企查猫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涌向中西部地区,安徽、湖南、江西等资源和劳动力大省都在抢食“东鞋中移”这块大蛋糕。

“产业转移要全盘规划,合理控制规模,考虑综合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配置上下游产业,处理好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关系,提高协作分工水平,要让企业转得进来、更留得住。”苏超英指出,皮革产业转型是必然的趋势,企业应尽快改进技术,寻找新的市场盈利点,而非简单复制,否则终将被淘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