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打造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2012-03-26 15:39:30 责任编辑:QZ021 来源:前瞻网
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较大,循环经济跻身全国开发区竞争力十强;不仅如此,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这三大新兴产业,高新区还形成了多个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2012年是苏州高新区建区20周年,也是推进“三年跨越计划”、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之年,高新区将把新兴产业作为今后区域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而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成为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是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的专业医疗器械产业园,规划占地一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约50万平方米。据介绍,产业园首期建设7.2万平方米,自2011年8月份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园内入驻企业已达30多家,注册资金约10亿,总投资超40亿,被评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江苏省级科技创业园”、“江苏省首批省级科技产业园”和“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
为了促进生物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苏州高新区着重加大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凡是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将拥有50万—400万不等的创业或科研启动经费,另有办公租金减免、风投融资等各方面资助;苏州高新区内新成立的医疗器械类企业,自成立年度起,年工资薪金收入超过12万(含12万,以个人所得税纳税额为准)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3年内按其个人对苏州高新区地方财政贡献部分给予全额奖励。
苏州迦俐生(Callisyn)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姚飞博士是高新区首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江苏省首批高层次创业创新引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和国家特聘专家。他表示,公司落户高新区是他考察很多地方后的慎重选择,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这里不仅人才政策好,公共服务平台也非常好,比如我要用核磁检测微球的原材料结构,一台核磁共振仪器至少得300多万元,而这里用一次只需50元;一套制水设备得几十万,而用一次也仅需一两元,非常适合资金量不大的研发类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公司落户。”
截至目前,产业园引进的省市区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人才已近十位,他们对提高整个区域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如今产业园内汇聚了凯迪泰医学、维科医疗等一批明星企业,它们不断创造科研奇迹,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有少数已获得美国FDA、欧盟CE的认证,得到销往国外的出口通行证。
袁业: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现状 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医药流通服务效率【组图】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有诸多好处,一是提高药...[详细]
- 宁凯亮:【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黄缨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多种智慧交通场景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营效率【组图】
- 廖子璇:【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环保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全景图谱》
- 施馨童: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市场
- 李灵卉:【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5年游戏版号审批情况简报:发放趋于常态化,广东省第一(组图)
- 黄缨杰:【干货】供应链金融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郑晨:预见2025:《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全景图谱》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