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将超万亿
2012-02-27 09:09:13 责任编辑:QZ021 来源:前瞻网
日前,《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该《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四川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0000亿元,较2010年的2070亿元翻两番以上。成都将初步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规划》提出,在产业发展方面,将进一步突出核心发展区域,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建成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0亿元,产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
在创新能力方面,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争到“十二五”期末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5%以上,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攻克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到,在企业培育方面,“十二五”期间将打造50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户,其中超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户。
巩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5%以上,实现产业增加值150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5%。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计算机及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网络与通信设备、物联网产品制造等电子信息产业。在规划布局上,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辐射双流、郫县、温江、龙泉驿等区(市)县。
做大做强高技术服务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5%,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产业布局上,以高新区和五城区为核心,积极推动中心城区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中心城区高技术服务业对二、三圈层的辐射带动能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或超过1100亿元、10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在发展重点上,《规划》对新能源产业提出了发展太阳能、核能、新能源汽车等7项重点,对新材料产业提出了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电子信息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材料及制品等6项重点,对生物产业提出了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5项重点,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出了发展航空装备、航天及卫星应用、轨道交通装备等5项重点,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了节能环保研发、节能环保设备及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4项重点,并公布了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统筹规划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黄缨杰: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现状 医药流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4%【组图】
2024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初步测算为3万亿元,...[详细]
- 刘帅:【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柯素芳:2025年中国粉末冶金产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企业约2.0万家【组图】
- 何乐:重磅!2024年中国及31省市环保设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 郑晨:预见2025:《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全景图谱》
- 童锡来:【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黄缨杰:2025年全球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智慧交通市场在技术驱动下快速发展【组图】
- 成招荣:【干货】文旅融合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宁凯亮: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需求
- 刘帅: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超硬材料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