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成为苏南最大城市 直接与上海接轨
2012-09-04 08:14:58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本月起,“大苏州”时期将正式起航。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自今年9月1日起,充满历史感和地域特色的“姑苏”二字,将不再仅仅是江苏苏州市的别称,也同时代表着其中心城区。
经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将原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合并为姑苏区,不仅如此,原苏州所辖县级市吴江市撤县设区。至此,苏州一跃为苏南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城区将直接与上海接壤。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表示,此举将有利于加强苏州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对内理顺苏州古城保护和太湖整体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对外则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市在接轨上海、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对此事发表评论时称,重组经济地理格局是一种发展手段,行政区划调整只是较为激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应以区域民众福利提升为主要标准,另一方面,涉及发展问题应多用深化市场和区域合作功能的办法。
事实上,区划调整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又一动力,此前长三角地区区划调整连连,舟山新区获批后进行了一系列区划调整,安徽地级市巢湖市亦被三分,江苏省通州市也变更为南通市通州区。
做强中心城区
包括吴江在内,苏州原下辖的5县市均是全国10强县,相较之下中心城市首位度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足,调整前苏州城区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均占全市比不足四成。
周伟强称,“着力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转型升级水平、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显得更为迫切”。
调整后,苏州市区土地面积将从原来占全市的38%跃至52.6%,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从37.9%提升至49.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9.7%提升至50.0%,其他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占比都将至少占据全市半壁江山,公共图书馆、艺术馆等占比甚至超六成。
据介绍,行政区域调整之后,“一核四城”将是苏州城市的新定位,三区合一的姑苏区将成为这一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核,以此为核心,东部打造综合商务城、西部打造生态科技城、南部打造滨湖新城、北部打造高铁新城。其中,吴江区将在南部滨湖新城的建造中发挥重要角色。
周伟强表示,当前苏州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发,区域调整后将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苏州市对此其实早有部署。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0年9月,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就在参加吴江民主生活会时表示,要把滨湖新城建设成21世纪苏州城市的最大亮点。这被视为苏州将经济建设中心南倾的标志,转向国务院长三角规划重点支持的沿太湖发展带。
此外,这次的区划调整把苏州老城区整合进同一个行政区划,也将有利于古城保护。而拥有部分太湖水面和岸线的吴江撤市设区,将有利于理顺太湖整体保护开发体制机制。
加强与上海竞合
吴江的直接划入,还将使苏州主城区直接和上海接壤。这既便于苏州进一步承接上海的辐射,也为苏州利用与上海的“同城效应”作出更充分的铺垫,体现出苏沪两地微妙的竞合关系。
苏州是江苏省最为发达的城市,但无论是地理上还是经济上,其与上海联系的紧密程度都远远超过省会城市南京,“接轨上海”一直是苏州发展的不二战略。
接近苏州市规划局的本地人士表示,苏州的轻轨和城际道路建设,早就预留了与上海相接的站点。2009年初沪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的同时,苏州市也同时开始北环东延二期工程,通过高架和高铁相接,古城区到上海只需40分钟。
而苏州“接轨上海”的内涵,也从早期更多地承接第二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辐射,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的暗中较量。“苏州的商务成本也日趋高涨,"退二进三"是必然选择”,上述人士说。
这从金阊新城的规划就可见一斑。苏州市物流商会副会长席光华介绍,苏州市早就为这个古城中心区设计了从综合物流园向城市副中心转变的规划,物流、商贸、居住三大功能齐头并进,再引入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总部经济的优势并不只在上海”。
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指出,沿海开发已成国家战略,江苏省发展的战略重心已有所转移,苏州必须思考如何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保持领跑的优势,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辐射长三角,密切接轨上海,提升城市整体竞争了解。
袁业: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现状 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医药流通服务效率【组图】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有诸多好处,一是提高药...[详细]
- 宁凯亮:【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黄缨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多种智慧交通场景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营效率【组图】
- 廖子璇:【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环保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全景图谱》
- 施馨童: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市场
- 李灵卉:【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5年游戏版号审批情况简报:发放趋于常态化,广东省第一(组图)
- 黄缨杰:【干货】供应链金融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郑晨:预见2025:《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全景图谱》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