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深圳出台高新区优化升级方案 3年实现产值6300亿元

 2012-08-09 11:11:14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前瞻经济学人

深圳高新区夜景图

广东深圳不断加快高级技术产业建设步伐。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昨日(8月8日),《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工作方案(2012—2015年)》通过最新一期的《政府公报》对外公布,根据目标,至2015年,全市将培育出通信设备、互联网软件3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高新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6300亿元。

以“一核两轴四基地”为重点

据了解,深圳高新区在持续多年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空间急需拓展、创新载体建设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社会发展滞后,产业配套设施急需完善等。

《工作方案》提出,以“一核两轴四基地”为重点,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引擎,以及“深港创新圈”、“泛珠三角合作圈”建设的区域中心重要力量。

“一核”即以深圳湾园区为创新体系带动区、以留仙洞园区为产业空间拓展区、以大学城园区为创新人才培育区,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两轴”即沿科苑大道轴线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动力轴,沿大沙河流域轴线建设成为综合配套服务轴;“四基地”即重点建设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建立相对完善的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

3年后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00亿元

根据《工作方案》的目标,深圳高新区规模指标五年翻番,至2015年,培育出通信设备、互联网和软件3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翻番,分别达到6300亿元、5800亿元和1900亿元。同时,创新指标优质优量,至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30%;研发产业产值占全市的65%;专利申请不少于24000件。

此外,至2015年,园区重要创新载体数量约占全市的50%。新增空间规模总量约1300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高科技产业用房面积约85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配套用房面积约450万平方米。

探索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前瞻网记者了解到,在《工作方案》中,还特别提出大力推动旧厂房升级再造,探索创新型产业用房配建新模式,开发公共设施地下空间,加快闲置未开发用地的处置,盘活政府存量资源。

如深圳湾园区南区将高标准超前规划科技、城市大型综合体项目,探索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用下沉或半下沉方式建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餐饮、储蓄、邮政等公共设施。

企查猫

深圳湾园区中区将运用城市更新手段推进大冲村改造,为园区科技人才提供单身公寓、商务、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后人居配套用房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及重点推进大沙河创新走廊城市更新片区约8.5平方公里的旧工业区改造工作,建成25个专业园,400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新建创新型企业总部基地规模约10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