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投资自己”的第一步,从暑期摘镜开始
作者|范文斐 来源|新识研究所
每年高考后的暑假,社交平台上都会迎来一波高考生“爆改季”。
无论你是黑皮体育生还是满脸爆痘的宅男,亦或是200斤爱笑的“大孩子”,经过一番锻炼、医美、化妆,变成“小张元英”“小车银优”“小元彬”根本不在话下,特别是摘下厚重的黑框眼镜,整个人的气质从外到内都大变样。
甚至有人总结出“高考后四件套”:手机电脑、驾照、毕业旅行、外形改造,除了染烫发、化妆护肤,还有一种健康消费近年来也掀起了一股风潮。
厦门眼科中心数据显示,高考后近视手术量比平时增长两倍,日均手术量达100台,高峰日超150台,其中90%为高中毕业生。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门诊量增长近三倍,约90%也是高考生。
暑假,成为青少年进行近视手术的高峰期。
浙江大学眼科中心副院长韩伟描述称,自高考结束以来,院里近视手术预约量激增,单日手术量飙升至近400台,近90%的手术患者是刚结束高考的“准大学生”。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显示,2023年全球每千人中仅有0.7人接受近视手术,而中国这一比例为1.5人/千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达8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中国的手术量在三年内增长28%。
一生要强的中国家长们,自然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对美和健康的追求,让这个千亿市场有了节节攀升的关注度,也对行业链条上的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暑期变成摘镜季
年轻人打开新“视”界?
如今,近视人群无疑是一个超级大族,除了成年人戴着厚重的眼镜,越来越多青少年也被近视困扰,小小年纪就需要戴着框架眼镜才能看清楚这个世界。而随着孩子们上网课增多,体育运动减少,在电子屏幕前暴露时间延长,导致不少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加重的情况。
被眼镜封印了颜值、戴隐形眼镜又需要频繁护理,选择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时,视力要求更成为一道限制。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通过手术摆脱束缚,实现清晰“摘镜”的愿望。
当前,青少年选择近视手术的需求,主要是三方面的考量。第一,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或提升颜值而选择手术;其次,部分学生报考军校、警校、航空等视力受限专业的需要;再次,为了运动便利或者工作便利而进行手术。
目前正就读大学的高海告诉我们,“我从小就像当一名军人,现在上大学了,趁暑假来医院做一个激光手术,因为在暑假里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恢复,之后就当算大学期间入伍了,如果参军不成,视力好形象气质好一些,也方便以后工作这些安排”。
不过,近视手术是一项严谨的医疗行为,摘镜并不等于治愈,术前评估也尤为重要。不同患者的眼部情况不一样,适合的手术方式也不同,它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近视度数、角膜厚度、眼部健康状况以及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尽管市场上医疗服务供给充足、选择多样,但一些机构在近视手术方面存在价格不透明、缺乏真实用户评价以及术后保障不足等问题。
为了获得安全、可靠且个性化的求美体验,消费者仍需投入大量精力去筛选值得信赖的专业机构。这些因素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严格、仔细评估。
马上要去河南上大学的徐池,发现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都已经做了屈光手术,面对市面上全飞秒、半飞秒、ICL等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近视手术,由于自己和家长都没有经验,又羞于咨询朋友表达自己的困境,最近一段时间颇为苦恼。
上个月,他在网上刷到知名眼科医生陶勇的直播,依照他分享的护眼技巧试了两周,眼睛的红血丝和酸胀感居然消了大半。
出于对平台和医师的信任,徐池很在美团选择了爱尔眼科约做了半飞秒,“500多度双眼手术全程无痛,术后6个小时内会有一点不适感和流泪的情形,吃了止疼药后好了很多,到了第二天正常用眼就没问题了,视力复查结果是1.0”。
徐池分享称,对于陌生的医疗领域,还是得有专业人士对接咨询,不然免不了踩坑。
随着用户的线上询医需求正在不断向上游触达,除了购买产品,消费者还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问诊、健康检测,并渴求靠谱的线下医疗机构,以满足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需求。
对他们而言,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无缝衔接的一站式健康服务,不仅更加便捷,也大大提升了健康管理的效率。
以那些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十分在意的家长为例。他们除部分受社交影响,以及追求效率,大部分都属于追求品质和主动研究类型,在购买前会前置通过线下机构、线上的健康电商、抖音、小红书和医院官方小程序搜索了解产品技术的防控效果、风险和佩戴体验,定位适合自己和孩子的青控方案和靠谱的防控机构。但这部分家长也都普遍反馈,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以致于难以决策选择哪一种解决方案和去哪个机构。
而数据显示,这部分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家长在选店决策环节,高度关注验配的专业度、防控的效果、正品保真、售后质保,但除了24%主动研究型用户知道如何评判验配专业度,其他类型用户均只能通过筛选大品牌机构解决问题,最终核心痛点集中都在验配服务不专业、防控效果不佳方面。
钟欣最近半年发现自己眼神儿不太好,长时间电脑屏看多了会眼花,一开始下班去了公司附近的眼科机构检查,被告知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情况。
她的感受是,“当时人都傻了,以为自己可能会瞎掉,担惊受怕了两天,又去线上平台上约了眼科门诊找招牌医生看,发现是误诊”。现在回忆起来,钟欣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能有效帮助用户快速有效解决问题,得益于美团早早就开始积极布局眼科服务生态,在确保医生、机构资质真实和药品安全把握上,深入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更标准化的产品及服务。
这背后,是平台整合了深厚的基础资源。美团2024年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将到店医美医疗与到家买药业务合并,成立了全新的美团医药健康事业部,眼科品类逐步覆盖到眼科医院、眼科门诊诊所、眼镜店以及视光中心等眼健康服务机构。
美团买药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眼科用药的销售量每年增长均超过70%,在线眼科问诊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线上渠道正在成为人们进行眼部护理和健康管理的新宠。
对于不服输的中国家长和孩子们来说,选择合理合规的机构进行咨询、诊断和相关治疗,才能真正实现暑期“大变样”的目标。
2
“摘镜手术”不容冲动,更需专业护航
“变美变健康”始终是人类不变的追求,这背后反映的是,人最本质的欲望。
对于当下年轻人,极易接受到各种新兴事物和趋势的信息和相关视频内容的冲击。很多明星达人和铺天盖地的各类传播渠道,在分享摘镜、正畸甚至医美等一些消费医疗手术的情况和效果时极具片面性和个体化。但是,他们对年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一些年轻人容易受影响冲动选择。
其实,其中不少消费医疗项目,都需要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评估,才能作出合理的决策。归根到底是手术,本着对效果的保障,都需要慎重咨询和决策,才能作出不后悔的决定。
随着消费医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消费。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消费医疗服务的丰富性、可得性、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过去,消费医疗以“重消费、轻医疗,重营销、轻技术”为特征的“短平快”运营模式,正在向更专业更有“质价比”的方向调整。
美容行业,经历从生活美容向医疗美容转型过程。普通养生馆,转型为正规中医馆。眼镜店及视力保健机构,逐步演进为视光中心和眼科门诊甚至眼科专科医院。
过去,医院和美容店、眼镜店等消费类门店,是消费医疗行业的两大主要终端。消费者想做相关消费医疗项目,只能去医院或者专业机构咨询和诊疗。
不少消费者,在这两者都无法得到真实诉求表达和意愿满足的前提就就草率做出了消费医疗项目的抉择,最终追悔莫及。消费医疗的消费者们,都急需更专业与服务性兼具的权威机构来解决他们的切实问题。
一些平台展示出更为复合的能力,帮助消费者解决了消费医疗过程中遇到的不少困扰。
美团调研数据显示,超65%的消费者习惯在诊前花1分钟以上时间,在互联网平台对比选择机构和医生。在美团上百万条医疗用户评价中,专业和服务是高频关键词,其中提及“医生水平”的评价占比,同比增长21%。
此外,人们更倾向于在合理价格范围内获取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种理性驱动下的消费升级。
据美团平台数据,2021-2024年,美团平台的消费医疗交易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43%,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疗服务需求相关热度同比增长76%,健康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无论是对初出社会职场人群,还是掌握一家经济大权的宝妈而言,替自己或者替孩子做出大型消费决策,物美价廉当然是需要考虑的。
吴迪经过对比就发现,家附近眼科医院的全飞秒手术要1.68万元,在其他购APP同款要1.4万元左右,美团的学生价是8000元。“本来只是在询价,没想到术前检测只要9.9元,果断就冲了”。
在暑期消费旺季,美团也在面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服务涵盖口腔正畸、洗牙补牙、隐形眼镜、双眼皮手术等,最高可享受立减1000元品牌特惠。如果是学生群体,在平台上完成学生认证后,还可以享受限时折上折25%优惠,6折配镜、99元起补牙等。
官方信息显示,除了学生价,美团的促销活动还将陆续推出“全民免费洗”、“百大品牌日”等特色专场,优惠活动会逐步推向广大群体。
相较传统医疗机构,一些线上平台因为综合了很多医疗机构资源,在专业性上并不会弱化,但在服务性上则要超出很多。
李佩5月份的时候眼睛又干又痒,滴了好几种眼药水都只是缓解,有天在美团闪购上买眼药水,看到主页里跳出医生问诊,于是便咨询“眼睛又痒又干,揉完有异物感,眼睛红血丝是什么情况?”
1分钟内就有医师响应了,医生给出了过敏性/急性结膜炎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还提供了用药、生活、复诊建议和药品链接,甚至还提示有哪些忌口食物,在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还显示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她还发现,在这里可自行选择“在线咨询”或“视频通话”,会有专家在线提供问诊、慢病复诊、体检报告解读等服务。
在专业性和服务性平衡兼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成为用脚投票的自然之举。美团最新数据显示,6月以来,近视眼手术搜索量环比增长近140%,订单量环比增长52.72%。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识研究所,作者:范文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