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疫情宅家促生“囤货经济”,北美零售业极限应考

分享到:
20 脑极体 • 2020-04-09 08:15:15  来源:脑极体 E8155G0

作者|海怪 来源|脑极体(ID:unity007)

疫情之下,美国零售业同样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危机产生和意识到危机产生是两件事情。就在美国对着中国的疫情发展“隔岸观火”的两个月后的3月初,美国民众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这才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和恶化,美国民众同样出现了恐慌性购物的“应激反应”。

标志性的场所就是药店和超市,一开始是口罩、消毒用品很快售罄,紧跟着就是超市的卫生用品被疯狂抢购;再然后就是超市食品专柜被“抢空”。据报道,有些民众连冷战时期的末日堡垒都开始重新启用了。

为此,沃尔玛在3月中旬宣布,计划在5月底前雇佣15万名新员工在超市、俱乐部和配送中心临时工作,以满足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出现的消费者的“囤货”需求。

几乎同时,大型电商亚马逊也宣布,近期内计划在全美雇佣10万名员工,以应对新冠疫情下的订单激增和线下配送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帮助人们实现居家购物。

而与人潮涌动的大型超市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线下百货零售业务。受疫情影响,除了人们生活日常必需的食品、药品以及加油站等的线下实体店还在正常营业外,其他的百货零售业务几乎全军覆没。

苹果、耐克等大型连锁门店已宣布无限期关闭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门店,美国各州也在要求各类服务性质的商店暂停营业。3月底,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公司、GAP以及科尔斯百货公司宣布将临时裁减大部分门店员工,还将有大部分员工被迫停薪休假。

近期,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王牌主持人吉姆-克莱默表示,如果美国走出新冠病毒危机的时间较晚,那么这场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停滞,可能会让美国只剩下三家零售商,分别是亚马逊、沃尔玛和好市多COSTCO(意思是剩下少数几大巨头)。

2

一场疫情,让美国零售业正式从稳健经营模式转向生存模式,而且是Very Hard的模式。

沃尔玛、亚马逊的需求暴增和线下百货门店的关门同时发生,其实原因不难理解。但难以理解的是为何其他零售百货如此不堪一击。如此短期内就要大规模裁员自救,而沃尔玛、亚马逊则能实现逆势扩张。

疫情的“黑天鹅”所引发的北美零售业的剧烈震荡,只是放大了其零售业本身的问题。个中原因,还需深究。

沃尔玛VS亚马逊:疫情下正面交锋

如果不是这场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上一次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美国的线下实体零售业,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而且相对于线上电商零售,目前仍然保持着碾压优势。

亚马逊成立的1995年,也是美国电商产业发展的起步之年,而此时沃尔玛这头零售业巨兽已经发展了33年,当时在全美已经建立1300多家门店,像一只触角灵活的八爪鱼遍布在全美各个城镇。由于美国地广人稀的地理分布,以及中产阶级多住远郊的人口分布,驾车购物成为美国人的典型消费方式,沃尔玛成为每周开车集中采购一次生活用品的必选超市。

2

在2010年,全美3.8万亿的零售业规模当中,电商零售业只占据了1600多亿美元,不到整个零售市场规模的5%。而当年沃尔玛销售额为2600亿美元,亚马逊仅仅为187亿美元,差距悬殊。

当然,亚马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着沃尔玛这个庞然大物。在2018年,沃尔玛实现了3876亿美元的销售额,而亚马逊也达到了惊人的1209亿美元,成为全美第二大零售商。但是,实体零售店仍然主导了90%的销售额。

因为在沃尔玛以及亚马逊之外,全美国拥有者最为全面和涵盖范围广的零售业体系。这仍然是依靠美国实体零售业多年来的积累,包括建立起的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线下会员体系以及美国消费者的长期形成的线下消费习惯。

3

实体零售繁荣之下,岂能没有阴影。亚马逊在零售业务上面的高速增长,正在成为传统实体零售业看得见的颠覆性力量。除了线上的零售业务,亚马逊也已经开始积极布局线下实体店,包括在2017年收购美国高端食品超市全食(Whole Foods),开始入侵沃尔玛们的阵地。

与此同时,受增长趋缓所累,沃尔玛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陷入了平均2.8%的缓慢增长。在外攻内困的竞争压力下,沃尔玛自然也转战线上电商业务,加快了线上订单和提货业务的扩张步伐。沃尔玛凭借着离消费者距离更近的门店优势,利用其3000家国内门店作为配送点,也将开始拓展送货上门的业务。

在线下实体零售和线上电商零售领域,沃尔玛和亚马逊掀起的这场咄咄逼人的扩张战争,让双方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现在因为疫情的到来,亚马逊、沃尔玛等成为了为数不多可以逆势增长的零售商,也将两大零售模式的正面交锋再提升一个台阶。而原本始终依赖线下门店销售的那些零售商,则要面临无法预期的生存窘境。他们又在如何自救呢?

北美零售业开启疫情Hard生存模式

随着大量线下零售连锁以及百货门店的关停,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开始尝试转战线上电商销售,但前景并不乐观。

梅西百货在解雇大部分门店员工的同时,则加大了网上销售的力度,试图通过提供免费送货的方式来提振线上销售额。而耐克、服装零售商Vineyard Vines以及某些服装、化妆品零售商也都在通过线上优惠券、延长退换货时间等措施来提升线上销量。

然而对于处在疫情恐慌期的消费者而言,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和收入的不确定的预期,人们已经将开销转向食品和家庭清洁卫生用品上面,而开始减少服装、配饰和化妆品的购买。另外,即使折扣促销转化为销量,也在大幅降低企业的利润,难以弥补线下业务停摆造成的损失。

有分析机构指出,以当前美国的疫情发展形势, 2020年美国可能有超过15000家实体店永久关闭。闭店和裁员成为这些零售企业渡过疫情考验的仅有的选择。

而面对突然而至的生活必需品的抢购浪潮,沃尔玛、好市多、塔吉特等少数几家大型连锁超市由于有药品和食品出售,成为了疫情下的最直接受益者,沃尔玛的股票在美股多次熔断之下,成为了很多人的“避风港”。

叠加餐厅歇业等因素,现在食品杂货成为更多居民开始抢购的物品。而现在全美国能不断地将食品货架补满的零售商也就剩下沃尔玛这些大型连锁超市。

此外,沃尔玛在线订单业务也在同样提升。受病毒感染威胁,美国消费者们的购物模式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也就是从“到店自选”改为“线上下单,到店提货”,尽可能避免在人群密集地方的暴露风险。

而沃尔玛早已在几年前就开始使用这一线上电商系统。由于沃尔玛遍布全美4700家当中约70%的门店可以提供这类到店“线上下单、到店提货”服务,去年沃尔玛的在线销售额提升了35%,而且绝大多数增长来自于食品杂货的订单。

为应对疫情下激增的订单和激励员工在疫情期间工作的积极性,沃尔玛称其将向小时工发放总额高达近5.5亿美元的奖金。塔吉特也同样加入了提高员工待遇的行列,拿出大概3亿美金用于提高门店和临时工的时薪。

亚马逊近期的10万人招聘计划,也表明疫情所催生的大量线上订单的暴增,急需仓库分拣、配送司机等多个全职和兼职岗位。同样,亚马逊也几乎直到4月底前,将为美国仓库和送货的工人时薪提高2美元。

然而,隐患也同样存在。亚马逊旗下的数百家全食超市连锁和生鲜服务业务,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心城市的密集城区,现在除了面临订单暴增下配送能力的不足的问题,还要面对来自员工要求加薪和增加防护措施的压力。与此同时,另外一家以配送到家为特色,被成为“美国版爱鲜蜂”的连锁超市Instacart,其员工同样也发出了“以请病假不上班”为理由的涨薪要求。

疫情下的在线订单无疑给沃尔玛、亚马逊这些大型零售商以逆势增长的机会,但人员成本的增加、门店防疫消毒成本的增加以及可能面临的责任风险,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消费者必须要适应这种“在线下单,门店自提或者配送上门”的服务模式。这将对美国零售业的未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后疫情时期,北美零售业的激变可能

假如新冠疫情在今年年中甚至更晚结束,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少数几家大型连锁超市以及线上电商亚马逊占领更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大多数线下百货、连锁零售实体门店,则会出现大幅的业绩下滑,甚至于像分析机构预测的,出现大量中小品牌零售商门店的关门潮。

随着疫情造成的失业以及经济收入的下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这让那些陷入非必需品的零售商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

以上这些影响仅仅是短期可见的直接影响,而我们需要看到疫情影响下北美零售业长期的、内在的变化。

一、零售业服务模式从线下实体主导到线上线下协同,线上电商逐渐占优的变化。

与中国线下零售业几乎是和线上电商齐头并进发展路线不同的是,北美零售商主要仍然以实体店的形式存在。目前,美国在线销售和目录销售虽然占到总零售消费额的17%,传统零售商都需要依靠门店来支持线上电商销售。

作为享受着免费包邮、次日即达的电商配送服务的中国消费者,可能是无法体会到美国略显奢侈的“送货上门”服务。由于配送距离和昂贵的配送人力费用,传统零售商们更多鼓励消费者开车到店来进行购买选择。

而在此次疫情的特殊情境催生下,沃尔玛及其他商超都在大力推行“到店提货”、“路边提货”以及“免下车”送货的服务,现在将成为疫情下最主要的交易方式。

传统零售商们也将更加注重电商业务的建设。在线零售业不再是亚马逊自己可以独自撑起的市场,沃尔玛、好市多、塔吉特们也将利用自己的遍布全美的门店优势,来建立自身的线上服务平台。

二、实体零售店的购物体验模式的改变,无人超市以及非接触服务将会增多。

受疫情冲击,在人流密集性聚集的场所,那些主打有机新鲜的体验师精品超市,必然面临店员、顾客的接触式感染风险,现场烹饪、就餐场景已经会在疫情当中完全终止。取而代之的将是线上下单和就近配送服务的推出。

而在未来,这些提供体验服务的购物场所,更多会提供无人值守服务、无接触熟食以及外卖服务。而亚马逊布局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和全食超市,在未来会是这方面的领先者。

三、零售服务的人力结构的变化,无人化、自动化将成为趋势。

亨利福特曾说过,“我只希望雇佣一双手,怎么会给我一个人”的感慨。企业在人力成本控制上面有着无尽的需求。尽管大型零售商因为突发的“囤货”购买需求而大规模雇佣临时员工,但经过此次疫情考验,企业将自觉地尽可能降低对人力成本的依赖。

基于标准化仓储的自动化无人分拣、自主理货机器人的应用,基于非接触式、自助式的无人超市的服务的引入,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模仿日本模式的自动售卖机的增加,这些都将成为未来零售商们降低人力成本的主要手段。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危机往往会带来行业的重大变革,零售行业也莫不是如此。

就像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1995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催生了优衣库和便利店的发展;而2003年的非典,则加速了淘宝、京东等中国线上零售巨头的进化。

新冠疫情,似乎也将成为美国延续了近百年的实体零售格局变化的催化剂。当然,疫情过后,线下实体零售业依然会缓慢恢复,但线上电商业务将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零售业态也已经发生许多重大的变革。

其实,北美零售业的变革进程早已开始,而这场突然而至的疫情只是又加了一把火而已。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海怪

本文来源脑极体,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2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脑极体
科技自媒体
109418
关注
489
文章
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