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价暴跌的大趋势与小细节
(Ⅳ)、越过50美元还有多远?
全球石油市场的供过于求导致基准的布伦特原油(Brent)价格在2014年6月至12月间下挫了一半。但这种全球性供过于求的现象至少会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理由有三个交汇点:
首先、石油供应很可能会增加。尽管面临财务压力,但美国页岩油行业(被普遍视为在本轮油价下跌中受到最直接冲击的行业)有能力增加产量。同时,沙特阿拉伯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除了展开名义上的减产,也不大可能做什么别的。
接着,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每桶将继续如2014年下半年一路向90、80、70、60美元,至今来到50美元左右,一样疲软、难振。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可以深挖洞,广积油,象外汇储备那样储备原油,为2020年后起飞做好最完备的能源储备。资料显示,美国有原油储备210-293亿桶,有战略储备石油10亿桶,2014年末每天产油约1200万桶,已经开始出口)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以及墨西哥、巴西、肯尼亚这些新兴产油国,只有市场的欲念,美元每桶油价100美元、还是50美元的概念,增长的大幅反弹可能会改变这一局面,但最乐观的情况下这种反弹也要在几个月之后才会随着资本的亏蚀而逐渐出现。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预期油价将跌破每桶50美元、甚至更低。
最后、是随着自2014年6月起到2015年上半年时间的推移,市场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会发挥根底的作用,但这样时间岁月来消磨。较低的价格会刺激需求消费并抑制供应,尤其是在“车轮上的国度”美国。2015年年末的油价有较大可能会高于年初的水平。但市场的规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油价越是跌得狠(对国家的伤害恰巧相反,跌得很就可能让有些产油摔倒,无法爬起来),对石油生产投资的伤害就越大——那么未来全球的反弹也就越剧烈。
(Ⅴ)、100年石油回眸
关键在于,当前油价跌到55美元关口。全球百年油价以来,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能够给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线索。(1)是1900年-1970年代,全球油价没有超过40美元的。(2)是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距今已有整整40年过去,若换算为今天的物价水平,1974-1985年间西德克萨斯中质油的波动区间在48美元到80美元;(3)是1986到2004年,油价波动区间为21-48美元(除了1998年俄罗斯危机和1991年伊拉克战争曾两次短暂脱离这一区间);(4)从2005年到今年,原油价格再度回归到1974-1985年时的约50-120美元区间,唯独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油价曾两度短暂飙升。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演变大体分为5个阶段(表2):
之所以说这几个节点阶段具有可比借鉴的重大意义,是因为油价在过去10年的交投区间与1974-1985年间非常相近,后者正是OPEC(欧佩克石油组织)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不过,从1986到2004年间的19年,其走势格局完全不同。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格局,原因在于OPEC在1985年后势力有所削弱,因此接下来的20年里,定价方式也从垄断转变为竞争性定价;不过,2005年OPEC借助中国需求大幅上升之机再度恢复垄断定价。这么解释似乎不无道理。从这段历史来判断,垄断和竞争定价的分界线处在略低于每桶50美元的位置,似乎是判定新的长期交易区间的合理依据。不过,50美元究竟是未来几年波动区间的底部还是顶部呢?
美国页岩革命可能是市场将回归竞争性定价,而不是像1974-85年和2005-14年那样由OPEC主导的垄断机制的最有力的论据。尽管页岩油成本相对较高,但比起传统油田,启动和停止生产页岩油更加容易且花费更少。这意味着,页岩油、叶岩气革命生产商、美国成全球能源“老大”将代替沙特“话语权”,成为全球油市上“新核心”。在真正竞争性市场上,沙特和其他低成本石油生产商将总是以最大产量生产,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将在需求疲弱时停产,在需求强劲时增产。这种竞争逻辑显示,约为40-50美元的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未来将是全球油价上限,而非下限,这只是一种逻辑理论的推定。
另一方面,也有全球的理论认为,市场一旦测试OPEC垄断定价区间50-120美元的底端,那么这个区间将重新得到确立。OPEC成员国非常想防止油市回归竞争性定价模式上延续市场“话语权”,而且可能学着再次成为有效的垄断联盟。尽管随着美国产油商市场份额增加,垄断定价变得愈发艰难困苦,若OPEC组织在2015年能够将很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挤出市场,就可能努力实施价格“纪律”而重新上位再拿油市“话语权”。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