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要破冰
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是否会在集团层面上推进。中国建材、中国医药都没有,中国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尚没有触及集团层面。正是央企集团公司层面没有推行股权多元化的原因,造成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不足。
前不久,有人提出中国建材的经验很难作为样本问题。我认为,中国建材的经验主要是产权问题解决的比较好,民间资本也能被一视同仁。他特殊的经验就在产权改革方面使民间资本得到保护,让民间资本有经营权,现在很多地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国建材可以作为样本。但是,在母公司层面没有推行股权多元化,需要在试点中解决。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纷纷出台各自的混合所有制方案。如中石油提出放开油气产业链上的资源与社会资本进行混合,中石油拟以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资产及负债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东部管道公司,并将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出让其所持东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权。 中石化则打算以出售加油站资产的形式向社会和民营投资者出让销售公司的股权,具体包括3万余家加油站资产、连接加油站的城市成品油管道、仓储设施以及包括2万家加油站便利店在内的非油品业务,涉及千亿资产。
目前改革版本都未触及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只是在二三级公司下面的尝试。
事实上,发展混合所有制,集团层面的混合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集团公司缺少资本来源通道时,下面企业的资本放大效应就受到很大制约,影响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深化。
起码应该在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混合要从母公司层级突破。在集团公司缺少资本来源通道时,下面企业的资本放大效应就受到很大制约,影响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深化。国际惯例一般都是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下级公司反而有些是独资的。而中国的情况却相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市场化、混合所有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就很难真正建立长效机制。
有人认为央企整体上市,会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不是这样的。比如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中国北车,其股权结构中,北车集团持股高达61.57%,而集团层面的股权则是百分百的国有。宋志平也认为,很多国企虽然上市了,不少却是一股独大,这种上市虽然是拿到了市场的钱来发展,但并没有把市场机制引入进来。
国有企业的有些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占比太大,应该减持一部分。
还有个问题要解决,在二三级公司搞了混合所有制,在母公司层面没有重大投资决策权和其实权利,在宏观上只能执行命令,象服从政府一样,这个问题要在试点中解决。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