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依赖审计风暴 央企反腐要条块结合
近期以来,央企的审计风暴形成了一组冲击波:5月5日,中纪委加强对在港央企进行反腐大整顿,对华润、中银、中信、光大国际及招商局五大中资集团进行明确审计;6月20日,审计署发布中央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11家央企被曝出有滥发福利、少报利润、投资亏损等问题;6月24日,审计发现,一些矿业权在国有企业的转制中被低价甚至是无偿转让……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上所作报告为节点,一场央企“审计风暴”俨然来袭。本轮“风暴”虽非专门针对中央企业,但审计中暴露的央企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却再次将央企为人诟病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抛出水面。如何看待审计在央企反腐败中的效果与作用?审计的常态化是否有有利于反腐败的常态化?外部审计条条管理的方式有何优点?与企业内部块块管理的审计方式如何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央企出重拳反腐
我的观点是不能过度寄希望于这种刮风式的审计风暴,要把注意力转到央企自身的审计能力与反腐败能力上。审计要把条条与块块结合起来,这样的反腐败才能长久。
“条条”是指相对应的部门之间形成的上下级关系,上下一条线,比如中纪委、审计署、监察部以及各级央企。“块块”指的是央企自身。因为条条的性质和功能的不同,与块块结合,形成复杂的条块关系。条块关系是指不同的政府组织在条块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交互关系。显然,在央企审计中仅供条条的外部进入是不能持久的,上面人毕竟太少。不能过度依靠这种风暴,而应依靠央企自身组织的反腐败功能;也不能依靠一时集中力量突查,而应该依靠央企长久的防疫系统有何作为。
央企的审计乃至反腐败应该提出了条块结合、分层负责的思路。这样不但中央有压力,央企下边的各级也都有压力。分解开来,就是央企一个层次,二级企业一个层次,直到最低的一个层次。央企以下的审计由自身来负责,审计署要在规划上、标准上、技术上加以帮助和指导。综上所述,对如何加快央企经济审计与反腐败建设的问题,可以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审计。
央企审计具有全程、全面的特点,作为央企经济的“健康体”,它是属于条条管理,但是它和块块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共同致力于央企“健康体”的防疫体系。至于怎样结合,怎样发挥央企自身的审计能力,是另一问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