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存款利率市场化面对的难题
首先,国内央行宏观调控的利率与成熟市场国家央行宏观调控的利率完全不是一样。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央行调控的基准利率往往货币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或国债市场的回购利率,而且该基准利率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均衡价格,它是一个宏观变量,是通过标准化的宏观变量模式计算或预测的结果,比如泰勒规则等。而且在欧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央行调控的基准利率有法定的基准利率及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尽管两种基准利率依据不同,但它们都作为金融市场均衡价格都间接地引导整个金融市场价格变化,整个金融市场价格的基准。
但是中国的基准利率是一年期银行存贷款利率,它不是一个市场的的宏观概念,而只是对银行体系的一种直接微观定价。由于这种微观的定价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基准,其他金融市场的价格都得建立在这种定价基准上,而不是其他金融市场定价影响这种基准定价。比如,目前市场谈论不少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它的定价基础并非是市场的无风险收益,而取决于基准利率高低。至于已经运行多年的上海利率也是如此。至于中国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的基准性在哪里或它的依据是什么?估计这更多是央行就事人拍头脑或利益分配的结果或现有的经验数据(但实际上这种经验数据是这种基准利率所导致的结果),否则利率两轨制为何会盛行很久。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均衡价格是无从谈起的。
可见,当前国内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非仅仅存款利率放开的问题,而最为核心问题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起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替代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基准性。或新的基准利率体系全面转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不确立将严重阻碍存款利率市场改革的步伐。也让中国存款利率放开成了一道严重屏障。二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否则,存款利率市场化可以成为利益博弈无法解开的死结。三是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及建立起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等。这些都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总之,当前国内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已经严重阻碍国内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