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22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龙头企业分析——科锐国际: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
灵活用工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灵活用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科锐国际(300662.SZ)、智通人才(830969.NQ)、华中人才(870557)和世才股份(873141)等;
本文核心数据:科锐国际行业营业收入、灵活用工的产能等
1、中国灵活用工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
灵活用工行业中,科锐国际作为国内灵活用工业务布局较早的厂商之一,在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实力规模和营收规模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同为行业内的港股上市企业人瑞人才,在毛利率、业务结构上也具备一定的优势。2021年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营收达到59.31亿元,业务占比超过84%,值得注意的是,科锐国际的销售结构中,境外销售规模持续增加,说明企业产品国际市场正在逐步打开,国际竞争力在持续加大。
2、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的布局历程
科锐国际与1996年正式成立,成立之后业务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并且不断收获国际各投资企业的投资,2017年正式在A股上市,并且同年战略投资了才到和无锡智瑞等企业,2020年企业成立科瑞数字分公司,正式布局数字化平台业务。
3、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
——业务结构:灵活用工业务占比持续增长
2020-2021年,科锐国际的业务营收按照产品分类看来,灵活用工服务是企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营收占比在2020年达到79.15%,2021年超过84%,并且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企业主要研发项目概览
根据科锐国际2021年年报可以看出,企业目前正在围绕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开展6各项目的建设工程,其中以CTS和ERP平台为首的企业数字化升级是目前最主要的战略规划业务:
——业务营业成本分析
2020-2021年,科锐国际的业务成本按照产品分类看来,灵活用工是企业的主要成本结构,成本占比均超过80%,是企业的主要布局业务。
——技术:研发投入金额波动上升
2017-2021年,科锐国际的研发投入金额总体稳步上升,2021年,科锐国际的研发投入金额为0.58亿元,占营业收入占比为0.83%,说明企业研发规模总体并不算大;在技术布局方面,科锐国际公司着力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外包、灵活用工数字化平台,精准做到数字化、智能化办公效率与供需匹配。
——业务服务范围:以大陆地区为主 国际销售总体有所增长
2020-2021年,科锐国际的销售区域以境内地区为主,2021年,科锐国际的境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77.47%,境外地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22.53%。根据科锐国际相关公告,公司亦加快了海外业务布局,充分发挥产品研发优势,提升全球竞争力,在国外灵活用工和人力外包方面也开始着手平台数字化布局。
——2022战略布局:灵活用工服务业务持续推进
从2021-2022年1-6月份以来科锐国际在灵活用工服务布局以及取得的成绩来看,企业的业务发展正在持续不断的向前推进,Hroot榜单对企业的肯定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的灵活用工人才平台“数字化”业务符合主流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全国各地政府的项目合作和战略签约体现出企业正在加快与政府间的协同作用构建,为中国灵活用工劳动者的保障和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不断努力。
——地位: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中国灵活用工行业中,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服务提供商在市场竞争力和数字化平台搭建程度上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优势,其中人瑞人才和科锐国际作为行业主体服务提供商,在两项实力上都相较于其他服务提供商拉开了一定差距,在市场竞争力中,国内灵活用工头部服务提供商在技术研发实力中有一定深耕行业的红利优势,在灵工用工、人力资源平台上可以提早进行数字化进程搭建、大数据模型研发等,借此相较于其他服务提供商有着一定的优势地位。
4、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经营业绩
从灵活用工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9-2021年,科锐国际的灵活用工业务收入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由27亿元增至59.31亿元。在毛利率方面,2019-2021年呈现波动态势,主要是由于企业在2021年开始全面启动灵活用工数字化业务以及平台建设,在大数据研发、平台搭建上的成本相较于以往有所上涨,从而压低毛利率,预计数字化转型完成后毛利率会得到持续改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力资源外包(HRO)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力资源外包(HRO)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力资源外包(HRO)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