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借节能减排迅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热电联产得到迅速发展,中小热电机组是中国中小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主要集中供热设施,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由于热电联产每年约为国家节约燃煤6000万吨以上,为节能、环保做出重大贡献,因而是不容忽视的动力供应系统。
热电联产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前三名。截至2010年底,全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热电企业在保障居民采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其发展进行大力扶持。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要求各地区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和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措施。热电联产规划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以供热为主要任务,并符合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供热质量的要求。
当前,工业企业是最大的热用户,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由自备热电厂和锅炉供热,工业企业的热力消费量由2001年的42.1Mtce增长到2009年的82.1Mtce。此外,居民采暖也是热力需求的另外一个主要应用市场。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城市适宜采用集中供热方式,随着集中供热的快速发展,居民采暖热力消费量由2001年的7.9Mtce增长到2009年的26.6Mtce。
总体上看,目前工业部门仍然是热力消费的主导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70%。但是,居民采暖的热力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工业领域,占比不断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热电联产行业研究小组表示,热电厂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导向产业发展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到2020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 亿千瓦,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都约为1亿千瓦。预计届时,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左右,热电联产将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2%,在火电机组中的比例为37%左右。可见,从中长期来看,热电联产的发展前景较好。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