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禽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发展稳中向好
我国作为世界家禽产业大国,不但家禽养殖历史源远流长,并且产业量高,大大满足了我国民众对肉蛋家禽类产品的需求,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改革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物质需求发生变化,家禽产业也面临了更多新的挑战。能否顺应时代潮流,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在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浪潮里激流勇进再创新高,是我国家禽业必须去探索的问题。
禽肉市场份额稳居第二
在畜牧业肉类产品中,中国的畜种结构与世界畜种结构基本一致,按照比重从高到低排序都是猪肉、禽肉、牛肉、羊肉。但是,在中国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有50%以上的比重,远高于其他畜种的比重。世界食草家畜牛肉和羊肉产量的比重约为29%,而中国的比重还不到15%。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畜禽产品中,猪肉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占比为54.8%;禽类紧随其后,占比为28.9%;牛肉和羊肉仍占比较低,市场份额分别为8.6%和6.3%。
禽肉供需持续提升
提供禽肉的家禽主要是鸡、鸭以及鹅。在农村,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禽,也就是鸡、鸭、鹅之类的。禽肉营养丰富。禽肉富含蛋白质,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磷和其他矿物质,以及大量的复合维他命B。与多数牛肉和猪肉相比,禽肉的肉脂肪更低,同时禽肉的肝富含维他命A。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禽肉产量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禽肉产量为1994万吨,同比增长5.1%;2019年中国禽肉产量为2239万吨,同比增长12.3%。
禽肉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肉类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禽肉消费量呈现震荡上行发展态势。
2017-2019年中国禽肉需求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禽肉需求量为1993万吨,同比增长5.35%;2019年中国禽肉需求量为2267万吨,同比增长13.79%。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禽肉消费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17-2019年中国禽肉人均需求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禽肉人均需求量为14.3千克,同比增长4.95%;2019年中国禽肉人均需求量为16.2千克,同比增长13.41%。
未来发展稳中向好
根据对鸡、鸭、鹅等禽产品的分析可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禽肉产品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禽肉供应规模继续稳步扩张,其中以鸡、鸭为主要产品。在未来5年不发生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到2025年,我国禽肉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
由于长期的消费习惯,我国对鸡、鸭的消费偏好较稳定,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对以鸡、鸭为主的禽肉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禽肉消费量将达到2952万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畜禽养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畜禽养殖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