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新型煤化工产业将受到一定抑制
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趋缓,高耗能产业不断压减,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国内汽油、柴油需求量已呈总体下滑趋势,加之进口能源供应宽松等局面,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将受到一定抑制。
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现代煤化工发展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仍处于示范发展阶段,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建和新建项目带来潜在煤耗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油气价格不稳定因素增多,预计2019年煤制油产能保持不变,煤制气新投产项目1个,新增产能13.3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新投产项目6个,新增产能3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新投产项目8个,新增产能142万吨/年。若项目全部达产,到2020年将新增耗煤量3000万吨以上,为现代煤化工的煤控增加更多压力。
预计2020年煤制油、煤制气产能不及预期
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煤制油和煤制气的产能分别达到1206万吨和90亿立方米,其中煤制油低于《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1300万吨/年目标。报告指出,相关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低油价下项目的经济性较差、受制于输气管网垄断、项目配套的煤炭资源无法充分保障等。此外,现代煤化工还面临着新能源替代和碳排放约束加强的挑战。简言之,煤化工项目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制约其发展。“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期间,国内外均将面临石化产品巨大的供应压力,我国东南沿海新建大炼厂产能集中释放,将加剧煤化工市场的竞争。
行业面临的挑战
1、大型产业化成套技术的挑战
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煤制油直接法和间接法都居于国际领先手水平,成为“煤化工之家”。其中,高温费托合技术在2019年4月被专家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制烯烃技术在刘中民院士的带领下不断创新,以研发成功第三代技术。延长的煤油气共炼技术、陕煤化的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升级示范阶段性成果。
2、应对气候变化碳排放的挑战
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约340亿吨。2018年,美国的CO2排放总量减少4000万吨,而我国的排放总量又增加2亿吨。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近几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各国之首,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巨大。针对煤化工的碳排放问题,我国已经向联合国提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承诺到2030年排放达到峰值、单位GDP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并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炼化、煤化工、化肥等碳排放较高的企业将首先纳入碳交易市场。
3、炼化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挑战
我国现在是第二石化大国、第一化工大国,中国石化产业对世界石化产业增长的贡献约为38%。成品油市场中,近两年汽油消费年增5%左右,航空煤油年增10%以上,但是柴油消费市场已是连续两年下降,可见成品油市场也是处于饱和状态,柴油已现过剩。“目前是化工和煤化工只是原料的不同,产品链一样,市场竞争殊途同归。”傅向升表示,煤化工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好药面对石油化工快速发展的挑战。
行业发展重点
2019年是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发展跨入崭新阶段的重要转折,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折年。技术创新仍然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点。行业需在进一步加大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技术配套及其优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型气化技术、MTO、DMTO技术、煤炭直接法、间接法液化技术,以及气体净化技术、大型低压甲醇合成技术及其重大装备升级与水平。绿色发展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产品的差异化和高端化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行业发展建议
1、重视煤制烯烃后加工高端产业
目前我国的煤制烯烃产能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烯烃后加工以聚乙烯、聚丙烯、通用料为主,今后一方面要搞好电子商务和物流供应,使得西部能够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西部烯烃项目要搞好项目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开发生产高档次的聚烯烃,如双峰聚乙烯、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要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拉动煤制烯烃产业再上新台阶。
2、适当建设一批煤制油和煤制气项目
为了增强我国的油气自我保障能力,除了保证国内2亿吨原油和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外,还要适当建设一批煤制油和煤制气项目。原来“十三五”规划安排的项目目前进展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效益问题,国家应适当扶持部分条件较好的项目,使之达到微利运行。
3、大力提升装备的国产化能力
产业若要发展,一要抓技术,二要抓设备,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升行业发展的水平。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更重视技术而不重视装备制造能力,但对于现代煤化工来说,最根本的还在装备,如果装备做不到国产化,那就称不上拥有自主技术。未来在重大示范工程中,应开展投煤量3000~4000t/d的大型煤气化炉和大型空分装置国产化示范,重点突破大型甲醇合成塔、甲烷化反应器、大型压缩机、关键泵阀等装备的自主化瓶颈。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煤化工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