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和技术现状分析 国内增速远高全球,服务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组图】
信息安全产业上游主要是IT设备及操作系统、电子元器件提供商等软硬件生产行业,上游市场竞争充分,主要参与者均为成熟的全球化厂商,产品更新快,产量足,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且产品性价比呈上升趋势;中游由安全软硬件产品集成商和安全服务提供构成;下游主要为政府、电信、金融、教育、工业、军队等领域的行业用户,未来随着各行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行业下游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拓宽,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 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 内容安全、 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安全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全面泛化,种类和复杂度均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信息安全产业范畴也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产品与服务种类不断得到充实与细化。在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情况如下:
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是绕不开的话题。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态势驱动着全球信息安全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白皮书》,2018年全球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12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5%。未来几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面普及,网络安全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上涨,至2021年整个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648.9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持续完善优化,等保2.0落地将再次带来国内信息安全建设高峰。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18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95.2亿元,同比增长20.9%,远超全球增速。
网络安全产品方面,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快速增长,参与厂商众多,竞争激烈;在信息安全服务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服务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信息安全服务的产业投入和市场规模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中的占比较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信息安全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