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 市占率相对集中【组图】
市占率相对集中
IC载板主要用以承载IC(Integrated Circuit),内部布有线路用以导通芯片与电路板之间讯号,除了承载的功能之外,IC载板尚有保护电路、专线、设计散热途径、建立零组件模块化标准等附加功能。
IC载板是在HDI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IC载板的技术门槛要远高于HDI和普通PCB。IC载板可以理解为高端的PCB,具有高密度、高精度、高脚数、高性能、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特点,其在多种技术参数上都要求更高,特别是最为核心的线宽/线距参数。
以移动产品处理器的芯片封装基板为例,其线宽/线距为20µm/20µm,在未来2-3年还将不断降低至15µm/15µm、10µm/10µm,而一般的PCB线宽/线距要在50µm/50µm以上。
除了技术门槛,IC载板还具有极高的资金壁垒以及客户壁垒、环保壁垒。在资金壁垒方面,一方面是前期的研发投入巨大,且耗时良久,目的开发风险大;另一方面是IC载板产线的建设和后续的运营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其中设备的资金投入最大。
在客户壁垒方面,IC载板客户验证体系较PCB更为严格,其关系到芯片与PCB的连接质量。行业内一般采用“合格供应商认证制度”,要求供应商有健全的运营网络,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品牌声誉,且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认证过程复杂且周期较长。
在环保壁垒方面,IC载板的生产制造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生产的材料中也包含铜、镍金、银等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
正因此,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集中度高。根据Prismark数据,2017年全球IC载板市场空间约67亿美元,其中前十大IC载板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80%。具体企业而言,中国台湾的欣兴电子产值达9.9亿美元,占比14.8%,位居全球第一;日本的揖斐电其次,产值7.5亿美元,占比11.2%;韩国的三星机电排在第三。
从前十大IC载板企业可以看出,全球IC载板行业集中于日韩台地区,日本IC载板龙头包括揖斐电、新光电气和京瓷,三者创立时间远早于其他地区企业。目前日本主要占据FCBGA/FCCSP/埋入式基板等高端市场,客户多为三星、苹果和Intel这种行业巨头。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情况比较类似,IC载板企业与本地产业链供需关系更加紧密,韩国拥有全球70%左右的内存产能,三星电机产品线主要提供三星自身的FCPOP类产品,大德/信泰/KCC/LC等均有IC载板工厂;中国台湾拥有全球65%的晶圆代工产能,南电、景硕、欣兴等是主要IC载板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PCB产能的中移和中国半导体封测及电子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大陆IC载板行业发展不断提速,内资IC载板企业正奋起直追,其中深南电路、兴森科技、珠海越亚和丹邦科技竞争实力较强。
行业仍有提升空间
随着5G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概念的不断实践,5G和物联网有望引领全球第四次硅含量提升周期,持续驱动半导体产业成长,进而拉动对上游IC载板等材料的需求增长,全球IC载板行业仍有继续提升空间。
尤其是中国市场,国内IC载板市场需求量大,未来智能,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带动封装产业的需求,随着集成电路封装企业的快速发展,加上中国政府对整个电子产业链的大力扶持,预计未来几年国内IC载板市场将大幅增长,IC载板国产化市场空间非常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IC载板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2.35亿元左右。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集成电路封装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集成电路...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