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趋势解读之——大疆 进攻专业级领域 多领域全面开花
估值约220亿美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203家独角兽企业背后的行业分布与企业成长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共有203家独角兽企业,涉及18个行业。其中,大疆以220亿美元的估值排在第七名。
实力强大 不断推出新产品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疆”)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西安设有专业研发中心。十二年间,大疆不断革新技术和产品,开启了全球飞行影像新时代。大疆基本每年推出几款新产品,包括WOOKONG-M(悟空)系列多旋翼控制系统及地面站系列、筋斗云系列多旋翼飞行器等,这些都是面向全球专业用户的产品线。而2018年也不例外。
2018年1月,推出与无人机创业公司Ryze Robotics合作创建了智能迷你无人机Tello以及备受关注的Mavic Air;3月,发布Zenmuse XT2和Matrice 200系列的新软件开发套件Payload SDK,4月发布了专为摄影师而设的Master Wheels和先进的万向控制器Force Pro;5月,发布了标志性精灵系列的最新成员Phantom 4 Pro V2.0……
共获5轮融资 竞价融资引关注
自成立以来,大疆获得5轮融资,投资机构分别有远战资本、麦星投资、红杉资本中国、创璟资本、远瞻资本、溪林投资等。其中,2018年4月的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被称为史上最牛投资。此轮融资采用竞价融资的方式进行,根据大疆设定的游戏规则,此轮融资采取了一种“D类+B类”股票结合的新型融资形式,即投资机构需要投资一定比例的D类无收益普通股,才能获得B类普通股的融资资格。单个机构B类股投资上限是5亿美金,起投金额为1000万美金,D类股不设最低投资额要求。但大疆明确指出,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认购D类股票金额较大的投资者。
业绩突飞猛进 统领消费级领域
近年来业绩突飞猛进的大疆完全有底气进行竞价融资。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发展非常迅速,2013年大疆的销售收入仅为8.2亿元,2014年销售额实现了4倍的增长,达到30.7亿元。2015-2017年,销售额分别为59.8亿元、97.8亿元、175.7亿元,增速维持在60%以上。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是大疆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的销售额占大疆总体销售额的85%。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在许多对无人机不了解的人的印象中,无人机就是大疆。
大疆以其代表性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明确的竞争优势,2018年大疆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增长,从各种价位的无人机到附加有效载荷再到软件。目前大疆仍是所有价位上无人机购买的主导品牌,其全球市场份额为74%,相较于2017年的72%高出两个百分点。
大疆的主导地位可归功于其积极的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以及企业渠道中的合作伙伴开发。目前大疆继续在新产品之后发布新产品,并通过技术和企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引领其他制造商。
此外,在整个无人机制造的核心飞控环节,大疆依然占主导地位。目前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具备自主飞控系统研发能力的企业数量极少,具备自主研发飞控系统能力的企业仅十几家。由于飞控系统的开放性导致国内百余家企业自主开发飞控系统的动力不足,近90%的企业直接使用大疆创新或零度智控开发的系统平台。
消费级市场已饱和 专业级领域有待开发
目前消费级市场已经趋向饱和。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一套开源程序就可以支持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任何人都可以用开源程序做一套无人机平台。入门级的消费无人机产品,已经变成红海,成为我国民用无人机最火热的市场。
而相比于消费级无人机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性价比,专业级无人机则更关注可靠性、技术的先进性、负载能力。由于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不同,未来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专业级无人机市场由于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市场规模远大于消费级无人机,预计未来将有长足的发展,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1年,专业级无人机的占比将上升至54%。
发现市场机遇 进军专业级领域
对于市场向专业级无人机倾斜的局面,大疆似乎很早就预料到了,早在2015年,大疆就发布了MG-1农业植保机,正式步入农业无人机领域。2017年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新增销售量约1.1万台,大疆销售超过7500台,市场份额近70%。在短短两年内,便取得了农业市场的领导地位。随后,大疆持续发力,发布MG-1P系列农业植保机、“悟”INSPIRE无人机。
如今,大疆的产品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于各行各业,在航拍、电影、消防、救援甚至是农业和保护珍稀动物等方面都有涉猎,还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和行业加入和拓宽新的行业应用,通过公司科研团队的一次次创新,大疆无人机又将中国制造带出了国门。
以上数据分析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203家独角兽企业背后的行业分布与企业成长趋势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无人机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