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养儿防老”靠不住,“以房养老”有望成为市场的宠儿

分享到:
20 陈子萍 • 2018-12-06 08:31:3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542G1

一、老年人口比例剧增,“养老”成社会关注点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每个步入老年的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下亟待解决的助力民生改善的重点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为1.53亿,比例为11.6%。到2017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比例为17.3%,这一数字比10年前增加了接近1亿人,平均每年增加接近1000万,与日俱增的老年人口数量,也使得“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

图表1:2007-2017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单位:)

二、“养儿防老”靠不住,“以房养老”成新型养老模式

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国内老人主要采取‘养儿防老’与‘养老金防老’的方式,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却对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

当“养儿防老”已经靠不住时,为了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住房养老新模式成为了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新力量。什么是以房养老?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但仍拥有房屋的占有、使用和处置权,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取一定的保险金。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可以将房屋进行抵押,抵押房产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自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以房养老”模式发展:

图表2:以房养老模式政策汇总

三、潜在市场需求好,我国独居老人数量增加

“以房养老””适用于有两套以上的房产,或者不需要子女继承房产的老年人。这种情况下,老人在生前把房子押给保险公司,然后保险公司为他出养老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主要市场主体是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

随着人口结构变迁、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空巢老人数量将继续增加;同时,现阶段养老保障水平有限,亟待拓展多样化养老方式。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所以随着我国独居老人数量的增加,以房养老作为养老保险新选择,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不仅能使老年人拥有的房产同时发挥居住、养老和资金保障的三重功效,还能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

图表3:2012-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量(单位:万人)

四、老人房产自有率高,“以房养老”具备“积极发展”的社会基础

除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巨大这一不容回避的事实,“以房养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老年人住房自有率较高、住房面积较大的现实。《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超过八成5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拥有房产,其中,6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中83.5%拥有房产,50.4%拥有1套房产、33%拥有两套以上房产。

图表4:我国各年龄段人群房产拥有情况(单位:%)

另外,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我国老年人住房自有率较高的事实,2015年,全国有71.0%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在产权属于自己或老伴的房屋内,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01.10平方米,与2000年相比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5平方米。

图表5:我国城市老年人家庭住房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综上所述,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以房养老保险的市场动力及其意义。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在以房养老保险将在全国推广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及市场不断培育,多措并举将会勾勒以房养老的市场蓝图!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养老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2 q1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陈子萍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3682526
关注
407
文章
312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