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运营模式有待升级【组图】
养老产业处于初发展级阶段,供给需求矛盾开始激化
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起步,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550万张,缺口达450多万张。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图表1:截至目前我国养老床位缺口规模(单位:万张)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发展时期。根据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其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走向主动,且在市场上相当活跃部分55岁以上的新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老年人,因此他们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图表2: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相关指标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75%的中国老年人口拥有住房,但现有住房是按照年轻型社会的需求建造的,缺乏适老性设计。同时,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机构正在开始试水老龄市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养老金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陆续推出。但总体来说,中国老龄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许多老年人以储蓄为唯一的理财方式。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养老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
养老地产与医疗服务被看好,运营和盈利模式待解
养老产业除市场本身充满诱惑外,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在大力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为提升我国新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水平、完善养老体系、发展养老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我国养老产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要真正成为朝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发挥协同作用,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目前仅从上市企业布局来看,养老地产和医疗服务产业前景较为看好,主要是因为该领域盈利模式清晰,且国内外有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且养老保险、地产等行业最先受益于人口趋势。
图表3:我国养老产业不同领域中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尽管目前已有上百家房地产企业抢滩养老产业,但从目前产业布局及模式来看,在以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度假养老为主的前提下,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布局模式均有差异。
例如,万科旗下机构养老项目可分为自理型和护理型,而位于杭州的随园嘉树项目以公寓、康复护理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养老产业生态闭环;远洋地产则以轻资产方式运营高端机构型养老,通过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养老机构合作、引入设施及专业护理人员提升椿萱茂养老产业品牌的影响力;绿地香港在养老产业方面已形成三条产品线,即复合型国际康养旅居示范基地、阿尔兹海默症专业照护机构、康养国际社区。
图表4:三大地产商养老地产领域运营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运营和盈利模式依旧是该产业的“现实痛点”。在对养老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中,相关企业仍在探索适合国情的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需要明确的是,养老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赚快钱”的产业。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产、医疗服务、文化健身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养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建设一个包容、均衡的适老宜居环境,涉及社区服务网络改造、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无障碍路网构建等方方面面。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养老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