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人”老太与“肇事”小孩 谁是中国好演员
历时五个多月的三玩童"撞"老太案至今未平息,还一直发酵。据小孩的说法,今年6月15日,75岁的蒋光容老太太摔倒在地后呼喊正在附近玩游戏的3个孩子帮扶一把,小孩听到呼喊立刻上去搀扶。但上去搀扶的孩子却被老太太一把死死抓住。并表示,是孩子撞倒了她。
蒋老太则一口咬定是三个孩子撞到了自己,并要求对方赔偿医疗护理等所需的相关费用。案件的转机在于,路边目击证人均表示老太是自己摔倒。而且五个多月以来证人的证词非常稳定,法院最终以老太讹人定案。
摔倒老人与热心路人"真假难辨"
然而,事件因为蒋老太及其家人的坚持,又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并立下"毒誓"来表示自己的清白。老太的声泪俱下博得了不少网友的同情,这让事件本身继续发酵,关于老太与小孩谁在说谎的争论又展开了,老人与小孩必有一方在演戏。而演戏没有镜头怎么能行?既然是拍戏,那还需要场景、群众演员、动作指导。
对此,卫生部曾经整理出《扶老人技术指南》,然而技术动作再完美,没有核心剧情也不行;既然是演戏,又必需要镜头,有网友调侃道:今后自己仍会扶老人,但会用手机视频录下来,若老人污蔑,则将其反告,混一笔收入换个更高清的手机,继续开视频扶老人,若不被污蔑,那便是好事一件;另外,演戏自然还需要群众演员的陪衬,没有"群众演员",导演又不在,谁知道你演得卖力呢?
技术指南能不能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还有待考证,而技术指南一定不能解决"要不要扶"的问题;仅手机拍视频,缺乏对受救助人全程的行踪记录;群众演员更不是随时都能请出来作证的。因此,这又应该看做是系统性的社会事件。
从主角双方的心理分析:老人为自己的子女奔波一辈子,老了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遇到伤病的时候,很可能由于自责而产生转嫁给行人的动机。帮扶的行人则由于从小养成的良好美德,并没有任何防备就上去了。
抑制讹人现象还需从政府层面出手
因此,除了加强道路监控,对老人的保障也是政府能够做的事情。据悉,北京年底将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由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实施。在京生活的300万老人均可购买此项保险,保障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公共场所,涉及市域内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公园、博物馆、体育场馆、医疗机构等,以及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养老餐桌以及托老所等六类为老服务单位。老年人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时或者接受志愿者服务时出现意外也在保障范围内。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