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禁以“物流园区之名”行“商业地产之实”
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对于建设各类产业园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热情,但缺乏统一个管理。一些市场以及相关企业以物流园区名义圈占土地,进一步扭曲了市场经济结构。
企业主导是诱因
调查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呈现投资热情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特点。目前,我国在建、运营的物流园区多数由民营企业、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建设,外资、合作投资占比较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园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开发主要有三种方式: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企业自主开发。根据2012年对我国物流园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06年和2008年调查结果一样,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仍是目前物流园区开发的主导方式,占比都超过60%。
目前,各地虽然有不少冠名的“物流园”,但实际上只是批发市场、商贸城或者单个物流企业,不是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盈利能力明显弱于商业地产
中国物流园区目前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比较原始,其利用增值服务赢利的物流园区还很鲜见,这是由于中国的物流园区基本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若要达到一定盈利水平,尚需时日。具体来看,物流园区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式盈利:
1、从提供信息服务中赢利
这种盈利模式是初建期的物流园区通常的一种盈利模式,它类似于信息配载市场的盈利模式,因此,赢利方式还比较落后,利润微薄。如安徽新长江物流园区、连云港市中储物流中心的赢利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提供车辆配载信息,从成本节约中获得收益;提供商品供求信息,从商品交易中获得收入。
2、从规模经济及保税赢利
这种赢利方式一方面是利用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在规模经营中获利;另一方面是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的保税物流政策进行获利。如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广州保税区物流园区的赢利途径主要有:利用优惠政策,在规模经营中获得收益;利用区域优势,在保税物流中实现增收。
3、从提供物流服务中赢利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运作的物流园区,则主要从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中获利。这种赢利方式主要有:发展企业物流基地,从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中创收;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从企业化运作中增收。
4、从提供配套服务中赢利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后,一般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利用这些配套服务也可获得客观的赢利。如传化物流园区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出租营业用房,从场地租金中增加收入;吸引运输车辆,从停车费中实现收益;提供仓储服务,从仓管费中增加收益;实行会员制管理,在业务支持中创收。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