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再掀浪潮
因此,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增长可以找到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比较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和移动支付市场的增长速度,我们发现,2010-2013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增速有较明显的下滑,而同时的移动支付市场增速却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由此看来,第三方支付市场已转向移动支付市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中,移动平台将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从而支撑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无限可能。
图表2:2010-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和移动支付市场增速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2013-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移动互联网将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输送新一轮的增长动能,但其风险也不容小觑。
网络金融服务中,风险伴随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移动互联网金融也因其特性而附带着相应的风险。
①借款人信用风险
手机网络商务应用,如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等使金融产品交易随时随地进行,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使得使用者信用问题更难保证。因此,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将更加注重考察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用款计划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近期投资计划;对其履约能力,应该着重考察其还款计划的可行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等。
②数据处理风险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扩大,金融行业的数据收集能力面临挑战。移动互联网金融客户在使用中将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面板数据,其中不仅包括用户的交易数据,也包括用户的行为数据,导致数据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即形成海量的数据。因此,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伴随着数据处理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把握好和分析客户的使用数据,将威胁到交易系统和交易方式的安全度。
③法律风险
移动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将不断对金融业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提出新的挑战,金融业务的管理和监管体系需全面升级,适应金融行业的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项目各方法律关系是否清晰,项目方案和反担保措施的设置是否存在法律障碍,相关合同和协议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担保机构的权益等。
手机网络的渗透速度远高于互联网的渗透速度,而决定着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潜力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向移动市场转移,因此,前瞻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轮浪潮将涌向移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向手机端的渗透将再给互联网金融市场热烈的气氛再浇上一把“油”。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