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调控不断临近,折射养殖困境
目前生猪养猪业散户所占的比例较大,养殖产业化后能够改变散户跟风、追涨杀跌的养殖方式。实际上,“猪周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上、下游企业在投资、管理、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产业化能够充分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化养殖能够使每年生猪供应量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并且在生猪产量大时通过深加工来进行消化。在未来猪肉期货推出时,能够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平抑猪肉价格波动。
2013年4月1日,农业部发布《关于稳定当前生猪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指出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优化种猪群体结构、加强管理与栏舍改造、科学饲喂技术等意见,这都需要生猪养殖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
未来10年将是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的黄金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中国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到50%。随着中国生猪养殖产业化模式的推进,规模化养殖企业将拥有巨大的拓展空间,中国生猪养殖“猪周期”有望实现破解。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