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投资收益水平低,现状急需改变
◆ 收益水平饱受诟病
2013年3月14日,中国平安发布了保险行业首份年报,在保险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平安的年报堪称“靓丽”。2012年,中国平安实现营收2993.72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50亿元,同比增长3%。
但是,“靓丽”的业绩掩盖不了中国平安发展的困境,那就是投资能力的低下。2012年,中国平安投资亏损幅度同比激增890%,在投资业务方面,2012年中国平安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收益为亏损95.22亿元,而2011年为亏损9.61亿元。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直接投资组合总投资收益率由2011年的4.0%下降至2012年的2.9%。
实际上,作为保险行业的领先者,中国平安投资能力低下的困境也是时下整个保险行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从2008年到2012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89%、6.41%、4.84%、3.49%和3.39%,大部分年度的收益率都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5.61%,更主要的是,相比一般5.5%左右的寿险产品精算假设,收益率缺口较大。
2008-2012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变化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资金运用问题突出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目前,保险行业收益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行业资金运用的问题,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保险业是长期负债的企业,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属于长期性的、比较稳定的资金,要求寿险公司实现资产和期限上的匹配,用于长期投资,而我国的保险公司不论来源和期限长短,资金基本上都用于短期投资上,从而大大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