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4日

ITS在中国

 2011-12-08 10:32:30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一、中国ITS发展概述

国内的ITS发展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

1.前期阶段——主要以缓解交通需求矛盾,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为目标。典型的技术措施包括主干道路网(含高速公路、快速路)实施交通监控,完善道路网功能;收费道路实施电子化收费;主要道口实施信号灯优化配时及多相位信号控制;实施电子抓拍和电视监视;实施公交优先道路及优先信号;公交线路智能调度系统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交通行业集成通信系统建设等。

2.发展阶段——主要以在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下,形成信息管理、信息通信、信息服务子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双向交互,实施交通指挥、控制,以减少堵塞时间、降低交通事故、出行便捷及保护环境。该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城市信息管理系统、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收费系统等。该阶段的标志是,开始行业应用大系统的建设,信息得到较为充分的整合。

3.成熟阶段——以ITS的发展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创立新产业,开拓新市场。

该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在城市综合交通实现规划、管理、运营智能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国各交通方式的综合运输规划、管理运营智能化;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交运量占较大比重;完成车辆之间通信系统;成批生产电动汽车、环保车辆及智能车辆。该阶段的特征是全面建立社会化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形成ITS新产业。

二、中国ITS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

从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看,主要应用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两方面: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速公路方面,2007年底,中国内地已有27个省区实现了省区内不同范围的收费系统联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其中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有关建设任务。在民航和铁路方面,智能化建设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从产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1.技术层面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交通研究开始于70年代末,首先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研究与开发。

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ITS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信号采集、驾驶员考试系统、车辆动态识别等;90年代开始建设交通控制中心或交通指挥中心,并开展了驾驶员信号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的诱导技术等方面研究。目前我国己经建立并且开始应用的智能运输系统包括十几个方面内容。

近年来,我国的ITS研究、开发及应用都取得了显着成果,例如上海城市交通各部门在应用ITS高科技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研究开发了许多科技成果用于交通领域中,如道路交通流量的实时自动采集技术、交通管理的SCATS系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以及公共交通的智能管理系统等,都为交通规划在ITS技术方面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基础。

2.投资层面的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与交通设施的建设情况密切相关。公路和城市路网的新建、改建、优化都将带动智能交通领域投资的增加。“十五”期间,ITS投入逐渐加大。据科技部统计,示范工程专项调动项目参与单位投入资金达15亿元以上,但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国的一些企业积极性也较高,但因缺乏总体协调机构和投资机制,政府与企业间沟通不够,ITS尚未形成IT业中重要产业。

2007-2009年,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年投资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累计投资达83.92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

企查猫

2007-2009年我国智能交通管理行业投资总额(单位:亿元)

 

制图: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