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
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在居民区一般都建有专门的垃圾堆放处,居民将家中垃圾装袋后放入其中,每天由环卫工人或垃圾车将这些垃圾运往垃圾中转站;在公共场所或马路两边,分段设置垃圾箱,由专人定时清理。
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可以在法规、政策、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并为在全国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创造条件。然而多数城市经过近年的多方努力,垃圾分类依然举步维艰。
上海是我国垃圾分类做的比较好的城市。2018年3月16日,上海市政府网站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至此,上海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管理制度。回顾上海垃圾分类的历史进程,以全球卓越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垃圾分类的道路可谓坎坷曲折。
试点阶段,1995-1998
推广阶段,1999-2006
调整阶段,2007-2013
实施阶段,2014-2018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2018年2月发布《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知》提出了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
总体来看,我国在实现全民垃圾分类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