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国内雷达天线罩生产单位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航空航天系统专业研究所,如637所、703所、306所等;第二类为原建材工业部下属玻璃钢制品研制生产单位,如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
1、中航工业集团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中航工业集团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所),是我国电磁窗专业化研究所,承担着机载、弹载、舰载、车辆、地面雷达站等电磁窗产品设计、试验、测试、批生产及维修任务,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军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民用飞机雷达天线罩维修许可证。研究所是《机载雷达天线罩通用规范》的主编单位,设有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根据官网报道,特种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重要型号的电磁窗产品几乎都是特种所研制,发挥了挺起民族电磁窗行业脊梁的作用。
2、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于1957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的研究中心。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研究所共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3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6项,国防科学技术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400余项。现有职工1000余人,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所下辖功能复合材料及工艺事业部,在烧蚀防热、多功能、透波、隔热等高新材料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下辖功能复合材料制造部,其玻璃钢制品技术国内先进。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环氧、双马、氰酸酯树脂体系及预浸料参加业内展会广受关注。
3、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06所)成立于2002年,2004年经批复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特种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心。现有透波材料及天线罩技术、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热防护材料技术、陶瓷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金属材料特种工艺技术、材料理化分析及检测技术六大专业。研究所目前人员规模600余人,其中博士生50余人。承担任务以航天三院项目为重点、立足航天科工集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主要从事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及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的应用研究、产品研制、测试及生产。
4、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创建于1960年,前身为建材部上海玻璃钢研究所。2016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改制,从国企转变成民企,成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根据公司官网,公司具有二级保密资质,是国家重点的玻璃钢雷达天线罩研制单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电性结构和使用工况等要求,进行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根据相关文献,1970年代初,以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为主,汇集相关单位,开始了国内首套雷达天线罩(直径44米,代号1101工程)的开发工作,并获成功,从而奠定了我国雷达天线罩的设计理论基础。
5、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创建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机构之一,是国家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原直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9年转制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是具有独立性法人地位的国有独资企业。
哈玻院现有从业人员600余人,具有二级保密资质,长期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计划任务和国家重点武器型号的科研与生产任务,其配套产品涉及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工业等多个领域。根据官网,哈玻院开发出的系列地面雷达天线罩,广泛应用于国防、民航、气象、卫星通信等领域,现已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规格。截至目前,已有300多部各类天线罩架设在我国各地,二十多年以来,生产的雷达罩经受住了历次台风的考验,无一例倾覆事故。
6、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由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京二五一厂)转制而成立,公司继承了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五十余年来形成的专有技术和行业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在复合材料设计、研发、制造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是专门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电子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高品质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中材科技(002080.SZ)招股说明书,中材科技设立时,中材总公司将北玻院民用复合材料、通用玻璃纤维以及定型的批量订货的军工配套先进复合材料产品资产业务投入中材科技, 未定型军工配套产品的在研在建项目及相关先进复合材料资产保留在北玻院存续。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