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演讲购物狂欢节并不只在中国才有,早在数十年前,美国就已经有大名鼎鼎的"黑色星期五"。在过去,黑五的零售额占据着美国整体零售市场最终要的地位,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网络星期一线上零售的兴起在2017年超过了黑五的地位!
冬季假日全网成交额突破650亿美元,人均消费960美元
美国的假日季节通常在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开始,并在新年前夕结束,围绕整个11月和12月。由于在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与一年中的这个时间相关的馈赠传统,假日季节已经持续数十年,不仅是庆祝的时间,也是购物交易的时间。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冬季假日零售额及人均消费都出现下滑,但很快恢复增长,在2017年美国的冬季假日全美零售额达到682亿美元!从人均消费额来看,2017年美国的冬季假日人均消费额为967.13美元。
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带动假日购物消费
美国冬季假日购物节最重要的两个日子是"黑色星期五"及"网络星期一"。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第二天即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是美国的购物促销日,黑五的开始标志着美国冬季购物季的大幕拉开,一直延续到圣诞和新年。这也是包括电商在内的所有零售商业务最为繁忙的时段。而"网络星期一"是美国感恩节假期后的星期一,延续感恩节和黑五消费者的热情,由营销公司创建的,旨在说服人们在网上购物,于2005年11月28日在Shop.org新闻稿中首次亮相。
据美国相关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接近5成的美国消费者会为了等待黑五/网络星期一的折扣而推迟购买产品,更有3.7%的美国消费者由于前一年没有抢到而等待来年再战!
因为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都在圣诞节之前,美国消费者因此更加偏好消费,为了圣诞假期给家人或好友准备礼物。根据美国消费者对黑五的态度来看,产品降价促销是美国消费者在黑五消费的最重要原因。2017年美国消费者在黑五及网络星期一主要购买的品类为服装饰品鞋类,家居用品及化妆品。
线下传统零售商受冲击,在线消费为整体趋势
传统的感恩节及黑色星期五购物狂欢是指线下传统零售商的折扣促销,但由于在实体零售店购物需要排队等待数小时甚至在商店外露营,黑五在线购物和网络星期一成为了美国假日季购物的新趋势。
根据VellerNext Inc.分析的美国线下零售商店内视频以计算购物者数量情况来看,2017年,美国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在实体商店消费的人数同比2016年下降了4%,相反感恩节和黑五两天的在线销售额却增长了18%。以在线购物为主的网络星期一销售额则达到66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网上购物日!
从黑五和感恩节两天的主要线上及线下零售商的交易笔数情况来看,2017年Amazon(亚马逊)以两天内完成1277万笔交易排在第一,而传统线下零售商Walmart(沃尔玛)则完成287万笔交易排在第二。
而在2017年的网络星期一,亚马逊处理了超过800万笔交易,占全美网络星期一销售额的近60%,访问量达到1.03亿;沃尔玛达到120万笔交易,占网络星期一销售额的8.5%,访问量为3200万。
网络星期一销售额的爆发性增长反映了美国互联网零售的增长,而手机的应用不断渗透正是推动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互联网零售的成功对于实体商店来说是毁灭性的。前JC Penney首席执行官Mike Ullman曾表示,美国1200家购物中心中只有25%将在未来五年内存活下来,只有可以吸引苹果或特斯拉商店的商场才能生存。
不惜贷款提前消费,"黑五"引发的暴力事件
2017年美国消费者在冬季假日购物付款渠道偏好上,有68.9%的人将利用他们的储蓄来支付部分或全部购买款项,而55.9%将选择刷信用卡,6.3%计划今年向朋友和家人借钱以支付产品,但还有5.5%的人表示将使用个人贷款以及5.4%的人会使用短期的发薪日贷款!
"黑色星期五"在零售意义上是感恩节后购物日的名称,而实际上这一词起源于费城。在20世纪60年代,费城的警察抱怨拥挤的街道,因此创造了这个短语来描述市中心区域行人和汽车交通拥堵的混乱。在非零售意义上,它还描述了1869年的金融危机:黄金引发的股市灾难试图并未能突破黄金市场的观众,导致市场崩溃,股市暴跌。
为了在黑色星期五抢得心头好,黑五的暴力事件频发。自2010年以来,因为黑五暴力事件已造成10人死亡,111人受伤。据统计,黑色星期五的暴力事件几乎都发生在沃尔玛,每年都会登上Twitter标签热搜的#Walmart打架#,2008-2017年在沃尔玛发生的黑五暴力事件占黑五事件整体的57.1%!为了购买折扣产品,美国人真的很疯狂!但随着线上零售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在黑五线下传统零售的争夺应减弱,能够省下一笔钱夺得心头好固然是好,但还是生命更重要呀!
-
中国人多,别看现在很有钱,但是只是花的多,美国。。犹太人很多的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进行提问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