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日

长沙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6-08 07:41:51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三)以优化经贸环境为中心,塑造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

作为中国内陆地区城市,创造良好的经贸投资环境,是我市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客观基础,也是实现我市外经贸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大力改善本地区经贸环境,有效促进我市经济与国际经济分工及沿海经济分工的融合,提升我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与国际化程度。

1、转变政府外经贸部门管理职能,加快经贸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外经贸部门管理职能要逐步由决策型转变为指导服务型,逐步形成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外经贸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业商会管理行业内日常事务、统一协调本行业的内部和对外关系;企业自主经营决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型外经贸综合管理体系。

2、完善经贸制度法规,形成有效的开放型政策体系。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我市实际,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开放型外经贸管理制度,努力为我市经济开放创造规范、稳定、透明、公开的外经贸政策环境。

3、继续实施经贸服务创新工程,有效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

进一步完善落实招商引资政策。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以形成本地区的竞争优势,促进带动经济发展。为此,要参照发达地区施行的政策,结合长沙发展实际,制定并落实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武广客运专线长沙段、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城市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改进招商服务。清楚认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决落实重大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对签约项目落地的指导、协调和考核,努力提高协议转化率、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4、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高效、便利的专业服务新体系。要以国际化标准,吸引海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参与我市专业服务体系建设,使我市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律师服务、会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商业服务等达到较高水平。

5、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外经贸为目标,建设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以政府网站门户为基础,完善功能,打造四大网上服务平台,即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上办事服务平台、网上信息服务平台、网上知识共享平台。

(四)以“走出去”战略为重点,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发展外经贸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长沙进一步对外开放、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客观要求。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坚持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主体、贸易为先导、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以企业“走出去”战略为重点,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规模与水平。

1、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国外工程承包为主体,以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及对外经援为补充,全面推动我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大力支持我市优势企业到境外上市、扩大海外投资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大型企业积极探索在资源开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工程机械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长沙的国际知名度。着重培育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流通企业,使他们在规划期末出口占到全市90%以上的份额;加强对出口大户的动态管理,从政策、资金、配额许可、参会参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推动前30强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形成出口规模效应。

2、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在具备市场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积极引导企业以合资、参股或者独资的形式,在境外设立加工贸易企业、营销机构等,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产业指导、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改革对外投资审批制度,为企业打造“走出去”绿色通道。重点支持中联重科、三一、远大空调、山河智能、隆平高科、华菱钢铁等企业成为我市“走出去”的拳头品牌。

3、努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重点发展机电产品、医药化工、高新技术、创汇农业等方面的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如纺织服装、烟花鞭炮、农副产品等,增强其技术含量和产业集群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4、积极调整贸易方式结构。利用现有的出口平台优势,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技术贸易。探索承接服务业外包的主要途径,加快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

企查猫

5、以大型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强我市外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强化国际竞争能力的合力,实现我市外经企业的联合对外,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拓展境外工程市场,积极做好“以大揽大”工作,充分利用省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公司、长沙沙坪建筑有限公司、是等企业的品牌,在非洲、中东等国建生产基地,加快向国外市场辐射的步伐。

6、继续拓展国际劳务合作。在净化我市外派劳务市场、打击非法中介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外派劳务渠道,以工程承包带动多层次劳务合作,提高科技劳务的比重。

7、有步骤地推进外经企业队伍的扩大,鼓励有实力且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权,改变目前单一的国有企业从事外经工作的状况,逐步形成外经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