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5日

温州市市政园林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03-16 08:49:14 责任编辑:QZ031 来源:前瞻网

2.7市容环卫

(1)环卫设施分布不均衡。规划区内的各区、片由于环卫机构设置和环卫设施完善程度的不同,其环卫服务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如瓯江南岸三个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能力,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也使得该区域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水平进入国家先进城市的行列。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区的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以及广大的乡村区域,由于历史欠账多,环卫机构不健全,环卫经费缺口较大等原因,生活和建筑垃圾乱倒、垃圾入河的现象普遍,垃圾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2)环卫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规划。中心城市许多以镇为单位的环卫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环卫设施规模小,使用效率低,管理费用高等问题。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已接近饱和,填埋垃圾出路已成当务之急,选址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已经刻不容缓。

(3)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温州各区、片的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的清扫大多沿袭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方式,环卫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作业环境较差,劳动效率较低,须大力提高环卫工作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第三节 发展机遇

3.1 国家政策方面。在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我市基础设施投资长期滞后,十二五期间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的重大项目投资会相对快速推进。同时“十二五”期间对项目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对我市市政园林公用项目投资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供了依据和良好的机遇。我市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也将从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外资、民资、国资的多元化结构转变。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建设必须把握当前的良好时机,全面落实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使温州在“十二五”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转变上有大跨度的进展,使城市生活环境有大幅度的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2 温州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温州实施的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对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1650”的发展格局、“六城联创”和建设“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大都市目标,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将为我市市政园林公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发展区域战略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和功能转变,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关键瓶颈,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在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加速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都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举措。特别是温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的现状亟待改变,因此加快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中心镇的建设项目将更为紧迫。

3.3 建设环境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我市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构筑城市交通、生态发展、能源建设等,因此提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构筑城市的竞争力,满足经济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随着我市城建体制改革的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行业管理职责清晰、建设主体明确,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必将使我市的建设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会进一步密切,建设成效会有较大的提升,给我市市政园林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四节 指导思想

企查猫

“十二五”时期是温州加快转型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关键五年。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龙头,着力推进大都市功能区、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围绕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功能齐全、提高质量、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突出环保设施建设,注重设施共建共享,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扩容提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基础设施服务的均等化,提升生态环境的保障力,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市政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网络化,为温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率先加速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环境基础保障。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