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

 2013-07-01 11:48:14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三)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与流程,支撑“智慧政府”

1、完善政务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

充分利用东莞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公共信息资源中心,分步骤、分阶段地完善和建立自然人、法人、地理信息、企业信用、政策法规等基础数据库,构建集中式基础信息库与分布式专业信息库相结合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体系,包括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完善信息资源及其共享与交换的标准体系,支撑政务信息资源在市各政务部门间和市、镇(街)、社区(村)三级间的交流、转换、共享,推进“深莞惠”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实现政务协同智能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的政务门户建设,以基础数据库为数据支撑,深度整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跨部门联合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网络门户等,为各级政府办公人员提供统一信息资源访问和业务协同入口,实现行政审批事务的一站式服务。完善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工业经济分析、宏观决策、并联审批等跨部门、跨领域的政务综合协同系统建设,全面实现政务协同,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时发布国际、国内、本市要闻、镇街动态、部门动态和招商引资、供求信息,强化政民互动功能,完善网上办事,提升便民服务的高度和深度。

(四)强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应用,打造“智能城管”

1、建设智慧化综合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体系

制定服务于东莞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并完善标准体系;完善以东莞城市建设基础空间数据、城市基础设施与资源数据、以及各类专题数据为主的基础数据和相应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地下管网的统一规划和协同管理、应急联动实现统一共享服务支撑;深化物联网应用,增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控能力;建立信息化管理和城市运行应急指挥体系,为城市运行监控和应急指挥管理提供支撑。

2、推进城市交通、港口、环保等智慧化应用建设

建立覆盖全市的监控感知网络,实现城市交通、港口、环境信息自动采集、可视化呈现;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港口、环境监测、监管等智慧化应用系统,逐步实现交通、港口、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方面智能化管理;推进企业环境工程物联网应用,引导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健全交通、环境信息等热点信息的网上发布体系;推进主要交通、港口、环境资源数据的集成,基于集成数据实现对形势动态变化的综合分析、预测、评估,为市委、市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3、建立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

企查猫

以《东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东莞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依据,加快推进信用数据共享与集成,建设联合征信数据库与查询体系。以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市场、劳动市场、价格市场、建筑市场、交通市场等十大监管子体系为主要领域;以市场准入机制、监管执法机制、行业自律机制、消费维权为应用重点,全面建立智能化市场监管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以数据自动采集与集成、信息深度挖掘与利用为特点的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