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17日

许昌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04-19 17:04:29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水利骨干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实现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打、配套机电井4000眼,累计达到7.56万眼;新建襄城县“八七”龙兴水源工程、许昌幸福渠水源工程2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累计达到28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累计达到38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5万亩,累计达到320万亩。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增强对洪水的调控能力,重点完成6座小(I)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其余小型病险水库,争取纳入国家出险加固规划进行改造提升。十二五末,全市主要防洪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平原河道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扎实推进水利工作改革创新,妥善解决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问题。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推行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水产养殖模式,提升水产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末,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7000吨,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

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坚持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相结合,以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整合有关涉农资金,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开展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全市土地整理项目整治规模达到25.8万亩,补充耕地3.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要坚持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实行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等相配套,着力打造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60万亩。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秋粮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以秋粮机械化为突破口,加强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秸秆还田机、麦草打捆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加强县级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全监理站标准化建设,增强农机服务保障能力。大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合作社发挥机具多、机制活的优势,将服务范围由单一面向农户的订单作业模式,向托管土地全程服务、承包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探索推广适合我市实际的花卉、蔬菜、烟草、中药材机械,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二五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7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增强气象服务能力。突出抓好许昌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和城市气象灾害早期监测预警系统。围绕抗旱防雹、水库蓄水、林区生态保护、城市生态改善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建立现代化的人工增雨消雹系统,提高作业的科技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对可降水云系的规模化作业和对冰雹灾害的及时防御。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把公司化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基地、育龙头、抓联接、强服务”的思路,围绕农业产业链建设,以公司农业发展为推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贮藏、运销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围绕粮食、花木、蔬菜、中药材、烟草、畜牧养殖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强化政策引导服务,多渠道培育农业公司。十二五末,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累计达到 300家以上;培育发展管理运行规范、生产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公司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公司50家。每个乡镇至少要引进一个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农业公司。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项目建设。通过信贷支持、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运行规范、制度健全、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十二五末,全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特色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200家以上。

企查猫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工程。鼓励企业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名牌求发展,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改造提升现有品牌产品档次。建立农业公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公司贷款贴息、创建名牌产品、发展出口创汇等。坚持多元化培育品牌,积极引导粮食、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及肉制品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引入现代经营思路和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品牌的整体开发,大力开展农产品的科研和品牌创新,切实搞好农产品品牌申报,积极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力度,鼓励扶持众品肉制品、世纪香食用菌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加快形成以农产品出口创汇倒逼企业建立基地、提高质量的体制机制。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