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8日

江苏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04-11 11:39:15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二、“十二五”时期文物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望“十二五”,是江苏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迈向2020年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我党领导中华民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江苏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江苏小康目标实现后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文化强省、推进“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文物事业的发展机遇。江苏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已迈入小康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些有利于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将得以持续保持和增强。

文物事业的发展挑战。首先,文物事业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仍然不足。文物作为不可再生、能够服务于人类当代和未来发展的稀缺资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文物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社会影响日趋上升。其次,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自然腐蚀对文物的破坏与威胁依然存在。虽然“十一五”期间,配合国家重大工程进行的抢救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文物部门的前置介入还未完全得到真正落实。再次,制约和影响文物事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文物事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将持续;文物保护的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尚需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仍然存在;文物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文物安全监管机制亟待完善;文物保护科技含量不高,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亟待加强;文物利用手段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文物利用效益亟待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途径仍需拓展,民间文物收藏行为亟需规范等。

企查猫

总之,文物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财政对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与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不相适应,文博事业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物事业既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进入了一个保护压力不断累积、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矛盾凸显期”。因此,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确判断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科学认识江苏文物保护事业紧迫任务,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切实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全力融入江苏发展大局,继续推动江苏省文物事业稳步发展、率先发展。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