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2日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2012-01-20 10:23:35 责任编辑:QZ035 来源:前瞻网

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节庆活动

2011年8月6日至10日,“天堂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在锡林浩特市隆重举行,集中展示了锡林郭勒盟生态良好、边疆安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形象,大幅提升了锡林郭勒知名度、美誉感和影响力。

那达慕期间,全盟旅游人数达到69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期间由盟旅游局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和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第四届民族文化产品暨第五届旅游商品展示大赛,在活动规模、持续时间、参观人数以及参与报道媒体方面均创历届之最,显示出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其中服装服饰大赛参赛队达到45个706人,有近60余名国家、自治区以及盟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内蒙古电视台、锡林郭勒盟电视台对期间举办的两场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旅游商品展示大赛参展企业达到310家,展示各类民族用品及旅游商品860种18350件,参观和购买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次,商品销售额近1100万元。

围绕突出“那达慕”节庆主题,各地紧紧抓住最能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亮点,着眼长远发展,集中力量打造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丰富了“那达慕”节庆主题和内容,使“那达慕”带动作用得以有效延伸。

旅游富民项目拉动就业增收

目前,“牧人之家”已成为我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去年,我盟加快“牧人之家”特色旅游点建设。从改善“牧人之家”交通、供水、供电、食宿等基础设施入手,对“牧人之家”旅游点给予政策兑接和资金扶持,年内全盟“牧人之家”增加到325家,累计接待游客153万人次,营业总收入6441万元,户均利润7.93万元,人均收入7800元。

近几年,我盟将旅游培训与转移就业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由旅游行业、就业部门、职业学院、民族技工学校联合组建的培训就业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同时,整合自然、文化、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旅游富民工程,拓展旅游就业渠道,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企查猫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全盟从事民族商品及手工艺品加工的企业和个人作坊达到2000余家,其中,挂牌定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87家,商品种类、品牌、款式及生产系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并连续四年组织全盟优秀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组团参加了中国义乌国际旅游商品推介展销博览会,有十几家企业的商品获优秀商品奖。西苏旗今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肉干、奶食品系列商品品种多达几十种,并打入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超市;正镶白旗乌云娜民族服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服装款式达到几十种,并向优质、轻便、舒适、便捷方向发展,商品的旅游特质进一步增强。

产业升级对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锡林郭勒旅游资源丰富,着力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有助于进行品牌推广,吸引更多人到锡林郭勒游览。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