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10日

东莞玩具产业“黄金时代”告终 企业上演转移外迁

 2012-10-31 14:03:44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从繁华到冷清

1995年,初中毕业的顾龙君刚到东莞时,在一家鞋厂打工,每小时工资1块多钱,一个月能到手300元左右。后来,他还跳槽到过自行车厂、塑胶钟表厂、玩具厂。如今,他对这里的熟悉程度,让他已经算是半个东莞人了。

这期间,顾龙君接触到了玩具行业,尤其是生产圣诞树和圣诞花环的行业。这一行业市场大、订单多、利润率高,他立即投身其中。2005年,他在东莞樟木头镇一个专门生产圣诞树的工厂打工,做采购和销售。厂子 “人多的时候有几千人”,一度行情不错,赚了一些钱,他买了小轿车,还在老家买了房。

那一年,也是在樟木头镇,东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玩具厂——合俊玩具厂,也发展到了顶峰,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4000人。

然而,这个中国玩具行业的集中地,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失去了它的热闹。当年以合俊玩具厂的倒闭为标志,许多玩具厂没有躲过那波危机的席卷,顾龙君所在的工厂也未能幸免。

工厂倒闭之后,顾龙君只好另寻出路。他卖掉了车,加上一些积蓄,加盟了胡虎强在谢岗镇开办的松展塑胶厂。

和内地许多乡镇一样,谢岗镇没有高楼,唯一一条主街贯穿了镇子的中心地带。走在街上,行人稀少,尤其是在工厂集中的地段,一座座厂房矗立,却很少看到人。

松展塑胶厂在一个工业区里,有两栋三层的楼房,总共3000~4000平方米,一栋为厂房,一层是电镀车间,二层是成品车间,三层是半成品车间;另一栋作为宿舍楼和办公室、销售部等。

厂长胡虎强毫不掩饰自己的焦虑情绪。“我们现在是没有订单愁订单,有订单了愁工人,有工人了愁做不出来,做出来了愁货有问题被扣款,货没有问题了愁收不回钱,只有钱到手了才安心。”

湖南人胡虎强今年39岁,在东莞有20多年了。1998年初,他创办了松展塑胶厂。起初,松展只承接大厂的圣诞礼品订单,给大厂做配套,到2002年,他开始直接与外贸公司对接,产品出来之后通过贸易公司销售到欧美市场。

有14年历史的松展塑胶厂如今仍是以个体户名义注册的。胡虎强说,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创业方式。外地人来东莞创业,首先是到当地村委会办理厂房租赁手续,然后找到乡镇一级拿批文,接下来到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就可以承接订单、购买设备和招人开工了。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以个体户名义注册的工厂,税率却超过了10%,因此,平时大家都不敢按照实际产值报税,在5%~10%的微薄的加工毛利润率下,如实报税就相当于白干。

“这是本地的潜规则。”林江说,他在调研当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东莞有大量从事加工出口业务的中小型企业,其中正式注册为公司或者有限公司的不足40%。

松展塑胶厂工人最多的时候有200人,不设市场销售人员,多从外贸公司手中接订单。顾龙君说,“他们手上拿着订单,到处找厂。”

即使是熟人介绍,顾龙君说,工厂承接订单也有一些规则。如果是首次合作,签订合同时要先收30%的货款作为定金,产品做好了以后,客户到厂里验货,开出提货单时支付余款,由工厂负责送货上船。

邱景生就是这样一位手握海外订单的贸易商,他是耀新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胡虎强的朋友和客户。

企查猫

顾龙君说,其实,现在有许多订单是客户直接上门找生产厂家下的,订单很多,但价格很低,质量要求也不严格,做了不但不赚钱,还有可能砸牌子。

玩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一件产品都需要手工环节。据前瞻网了解,目前的货款构成中,原料费占40%~50%,房租水电费占10%,人工工资占30%,利润占15%,税收占5%左右。

而十年前,处在黄金时代的东莞玩具行业,境况完全不是这样。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